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盛行风、地形

C.地形、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

 

C 【解析】 读图可知,甲处等温线凸向高温区,表示甲处气温低于两侧,图中显示,甲处有山脉分布,海拔较高,气温比两侧低,因此造成图中甲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读图可知,乙处等温线凸向低温区,表示乙处气温高于两侧,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判断,乙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具有增温作用,因此气温比两侧高,因此造成图中乙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是洋流。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东非高原某地景观图,高大粗壮的猴面包树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完成下题。

猴面包树反映当地具有的环境特征是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炎热干燥

C.干季湿季分明 D.终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储存,以色列雨水收集利用率超过了75%。这一举措主要会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产生影响

A.径流 B.蒸发

C.降水 D.水汽输送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日的近地面气压分布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郑州风力比西安小 B.北京此时为偏东风

C.乙地天气晴朗干燥 D.甲地处在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下题。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查看答案

北半球秋分日,当某地(40°N6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3 B.1/4 C.1/8 D.1/9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