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亚加拉河以水量大、水质清、水流快著称,是世界上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亚加拉河以水量大、水质清、水流快著称,是世界上含沙量最低的河流之一。世界著名的北美第一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就在这条河上(下图)。尼亚加拉瀑布形成于末次冰川晚期。在距今1.2万年前后,中高纬度冰川逐渐北撤,作为上游湖泊的主要泄洪通道,尼亚加拉河流速加快,尼亚加拉瀑布形成。

在长期的溯源侵蚀作用下,尼亚加拉瀑布逐渐变大。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尼亚加拉瀑布平均每年后退1.02米,照此下去,再过5万年左右,瀑布将完全消失。瀑布溯源侵蚀的过程是指水流经过瀑布时,从瀑布陡坎(陡崖)上缘跌入水潭,冲击水潭谷底并形成回转漩涡,继而不断掏挖陡坎底部,最终致使跌水潭变深,陡坎坍塌。

(1)指出尼亚加拉河河水含沙量极低的主要原因。

(2)分析距今1.2万年前后尼亚加拉河河水流速加快的原因。

(3)为避免尼亚加拉瀑布消失,有人建议要延缓该瀑布的溯源侵蚀,请你帮助提出措施。

 

(1)湖泊的静水环境利于泥沙沉积,上游河水经过了多个湖泊连续沉积,同时流域植被覆盖率高(这些都导致尼亚加拉河河水含沙量极低)。 (2)6气温升高、上游冰雪融水增多,伊利湖水位上升;冰川北退,下游河道通畅,水位下降,导致生下游水位落差增大(流速加快。) (3)控制水流措施类:伊利湖出口修建水闸;引水分流;在尼亚加拉瀑布上游兴建水库等。 加固措施类:用混凝土加固崖壁;在跌水潭底部铺设缓冲物;用混凝土加固跌水潭底部等。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等知识点。 (1)含沙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植被覆盖情况,北美五大湖是温凉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从区域图可以看出尼亚加拉河上游是伊利湖。由于五大湖是冰蚀作用形成,湖水深度大,湖的体积大,所以水体更新慢,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在湖底,导致尼亚加拉河含沙量也会变小。 (2)河流的流速是落差决定的。背景材料中给的是:尼亚加拉瀑布形成于末次冰川晚期,所以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冰川作用如何导致落差产生。在距今1.2万年前后,中高纬度冰川逐渐北撤,南部冰川大量融化,使得伊利湖水量大增,水位上升;在冰川逐渐北撤过程中,尼亚加拉河下游河道逐渐漏出,从图中可以看出,联通湖泊的河道比较宽阔,说明流量比较大,因此就作为上游湖泊的主要泄洪通道。因为泄水量大,导致下游河流水位下降,最终导致尼亚加拉河落差变大,流速加快,尼亚加拉瀑布形成。 (3)根据材料信息:瀑布溯源侵蚀的过程是指水流经过瀑布时,从瀑布陡坎(陡崖)上缘跌入水潭,冲击水潭谷底并形成回转漩涡,继而不断掏挖陡坎底部,最终致使跌水潭变深,陡坎坍塌。所以影响侵蚀的因素主要是:流量大小、流速快慢、岩石性质。流速是落差决定的。所以建议要延缓该瀑布的溯源侵蚀,其实就是保持瀑布落差不变、甚至变大,这要从控制上游来水量(一般修水库、大坝)和加固瀑布底部深潭抗侵蚀能力入手(类似于加固堤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大棚农业设施剖面图。该地修建大棚时,往往将地面挖深0.5-1.5m,同时在大棚的一侧修筑厚达3m的土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0.5-1.5m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农作物生长空间 B.防止土壤肥力流失

C.提高地表土壤温度 D.加快空气流动速度

2.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的深度增加,会影响棚内的

A.空气温度和土壤肥力 B.太阳光照和空气温度

C.空气湿度和土壤肥力 D.太阳光照和空气成分

 

查看答案

    进入2020年以后,“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一场全国人民共同的抗“疫”战争打响。读2月12日全国疫情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全国疫情分布图的形成,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GNNS

2.图中“疫情”最严重的四个省(   )

A.位于东部沿海,气候湿润 B.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C.人多地少,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

3.除湖北以外的三个省,疫情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

A.河南紧邻湖北,与湖北山水相连,人员联系频繁

B.浙江的乡镇企业发达,人多地少,产业转移到湖北

C.广东位于南部沿海,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病毒扩散

D.2月份广东气温适宜,吸引大量北方人旅游避寒

 

查看答案

    2017年6月21日至25日江西分地区出现连续暴雨过程,总雨量与1998年暴雨基本持平,暴雨持续时间长,雨量大,范围广。下图为该地区地形和暴雨发生某时段风向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①东海海域②台湾海峡③南海北部④孟加拉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导致此次降水强度大、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

A.鄱阳湖增温增湿 B.低山丘陵阻挡

C.副热带高压北移 D.热带气旋西移

3.此次暴雨前后(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雨幡是一种特殊的气象学现象,是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它随云飘荡,形似旗幡,因此得名。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7月某日在阿尔卑斯山区拍摄到雨幡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当日,与同是晴天的武汉相比,阿尔卑斯地区

A.日出方位角更偏北 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白昼时间更短 D.日落时刻更早

2.雨幡中,下落雨滴蒸发消失的直接原因是云底

A.空气干燥 B.气温下降 C.风力强劲 D.气压升高

3.在航空飞行中,飞机接近雨幡是非常危险的。这主要是因为雨幡附近

A.空气能见度太低 B.常有冷空气下沉

C.易聚集高空飞鸟 D.以上升气流为主

 

查看答案

    距今大约560万年前,陆地彻底将地中海与大西洋分开,随着海水不断蒸发,地中海海平面急剧下降,大量盐类物质沉积形成各种盐岩,对地中海周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事件被称为“墨西拿盐度危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墨西拿盐度危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

A.气候变暖导致蒸发旺盛,海平面下降 B.气候寒冷,冰川面积增大导致海平面下降

C.地中海海底平坦,受陆地径流影响大 D.板块运动导致地中海与其他海域隔开

2.下列科考发现能够证明“墨西拿盐度危机”的是(   )

A.地中海海底存在河流侵蚀痕迹 B.地中海海底发现恐龙化石

C.直布罗陀海峡发现海相沉积岩 D.地中海海底发现页岩层

3.“墨西拿盐度危机”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河流侵蚀减弱, 流程缩短 B.导致地中海气候区面积增大

C.利于非洲与欧洲之间生物迁移 D.利于地中海各类变质岩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