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 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试分析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1)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调节局地气候,减小温差;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任意三点) (3)不合理。该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业发展受限;开垦农田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缩减鸟类繁殖和栖息地,威胁鸟类生存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 (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一般从该地区来水大于去水而导致积水形成湿地分析。降水多,地势低洼,有利于水流汇集;植物茂密,土壤黏重,地表积水;河流众多,易发凌汛,河流泛滥;纬度高,气温低或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冻土广遍,不利于水流下渗等。结合图示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我国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多,水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冻土深厚,地表水不易下渗,最终形成湿地。 (2)扎龙湿地是河水漫溢形成的,因此它一般具有调节气候,减小温差;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 (3)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将其开垦为农田,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结合材料可知该地是全球众多知名鸟类繁殖和栖息地,湿地破坏将威胁鸟类生存;扎龙湿地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业发展受限。因此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不合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2)该区自东向西降水量越来越______,自然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3)简述该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至少回答3点)

 

查看答案

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图为我国某农村生产联系图,鱼塘右岸为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此时,该地太阳处于一天中最高位置,北京时间为12:24,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树高和树影长度大致相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宁夏平原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图中牧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  )

A.防风固沙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净化水质

3.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比南方光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查看答案

读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海洋侵蚀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3.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

2.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自然灾害减少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肥力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