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英国《卫报》报道,巴西科学家2020年2月9日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到当地气温一度达到20.75℃,这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测得气温超过20℃。乌克兰南极科考队的队员在研究站门前发现常年洁白无暇的雪地一夜之间变成了血红色!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但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苏醒”并迅速生长,其体内含有类胡萝卜素才呈现出如同西瓜一样的颜色。
(1)有人说:“南极气温升高和极地雪藻迅速繁殖之间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为什么?
(2)如何缓解南极气候变暖?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查干湖位于霍林河末端,吉林省的西北部,最大湖水面307km2,到1972年,湖水水面因水库层层拦蓄缩小到50多km2。1976年开挖引松渠工程后,水面逐渐扩大至375km2。近几十年来(除特大洪水年份),查干湖水位基本保持在130m左右,季节变化小。查干湖渔业资源丰富,大规模的捕鱼活动主要在冬季,冬捕一直保留着开始于辽金时期的蒙古族原始捕鱼方式,其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图为查干湖水系简图及部分年份霍林河入查干湖的年来水量图。
(1)分析霍林河入查干湖年来水量特点的原因。
(2)解释查干湖水位季节变化小的原因。
(3)简析人们采取独特“冬捕”捕鱼方式的社会意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州某中学小明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终于来到久负盛名的蒋巷村。40年前,这里是“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穷乡僻壤。依托“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理念,现在的蒋巷村已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走进蒋巷村,便看到村舍整齐,绿树成荫,还有骆驿不绝游客,在热闹的商店里购买着各种土特产。下图a是蒋巷村的位置图,图b是蒋巷村生态农业模式图。
(1)结合材料,简述蒋巷村是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的。
(2)蒋巷村大米加工厂的产品主要以高端小袋包装米为主,请分析其原因。
(3)简述蒋巷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启示。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m)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因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是中国最艰难的五大徒步线路之一,也是众多驴友向往的圣地。鳌太穿越也成为国内死亡率最高的户外线路,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艰难。下图为“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石海”出现在针阔混交林
C.6月和9月徒步旅行最安全 D.气温降低引起植被的垂直变化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半期最适宜温度为15~18℃,后半期最适宜温度为12~14℃。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争占“5.1”节假日市场,甲地种植该作物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全过程( )
A.黑网降温 B.温度控制
C.地膜增温 D.人工增雨
2.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种植期是( )
A.3~4月 B.5~6月
C.8~9月 D.10~11月
3.在自然状态下,乙地种植该作物比甲地( )
A.病虫害少 B.水源丰富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截止2020年2月,持续燃烧了近7个月、过火面积突破10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才基本熄灭。此次丛林大火是近百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丛林大火之一,整个澳洲大陆约三分之一被浓白的烟雾覆盖,烟雾受强烈的气流影响,一些飘向了邻国新西兰,一些则抵达了11000公里外的南美洲上空。下图是本次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示意图(颜色越深,灾情越严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此次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持续近7个月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C.厄尔尼诺影响 D.东澳大利亚暖流减弱
2.澳大利亚丛林大火中被大量燃烧的森林树种最可能是
A.冷杉 B.梭梭 C.棕榈树 D.桉树
3.烟雾借助气流扩散至南美洲上空,该气流可能是
A.盛行西风 B.东南信风 C.高空西风 D.高空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