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简图和区域内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 孟加拉国是洪灾肆虐频繁的地区。近年来,喜马拉雅山南坡附近国家的滥砍滥伐,植被迅速减少,加剧了该国洪灾的发生。
材料三 1534年葡萄牙人侵占孟买并建立港口。随着棉花的种植和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孟买已成为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港。
材料四
(1)说出卡拉奇的气候类型,分析乞拉朋齐降水量大的原因。
(2)分析植被破坏加剧该国洪灾的原因。
(3)依据图文资料,分析孟买成为印度第一大港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4)与中国相比,说出印度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年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技术帮助科威特将海水引入内陆,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城市——海城,同时植物学家也帮助培养了适宜在该地海水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品种。读海城位置示意图和遥感影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A.创造水域景观,调节局部气候 B.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
C.增加海水下渗,提高地下水位 D.增加地表径流,提供淡水资源
2.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A.耐盐碱性更强 B.抗风、根系发达
C.喜光耐干热 D.耐贫瘠土壤
伊拉克年平均降水量由南至北为100至500 mm,北部山区达700 mm。2018年11月22日至23日,一场特别强大的风暴在伊拉克北部和中部降下暴雨,由此引发的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图为伊拉克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伊拉克降水量北多南少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形成伊拉克此次洪水的主要原因是
A.西风异常强劲 B.波斯湾上空水汽充足
C.积雪大量融化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为减轻巴格达市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利工程 B.完善排水设施
C.恢复林草植被 D.及时清理积雪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
A.大于300mm;大西洋 B.大于300mm;印度洋
C.小于300mm;印度洋 D.小于300mm;北冰洋
2.有关中亚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A.中亚境内多为内流河、内陆湖 B.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乌兹别克斯坦,银矿丰富,有“白金之国”之称 D.中亚地区西临海洋——里海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依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①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柬埔寨地处热带地区,旱季(11月到次年4月)、雨季(5月到10月)分明,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传统农业国。该国多次获得“世界最好大米”称誉的茉莉花香米,主要产于洞里萨湖和湄公河的泛滥平原,当地农民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年一熟种植(生长期5—6个月),产品销往中国、新加坡、欧盟等地。下面左图示意洞里萨湖的位置及周边地形和水系,右图是柬埔寨著名古迹吴哥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柬埔寨洞里萨湖沿岸农民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稻米生产,关于一年中这两项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旱季—稻米生产,此时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水位降低,泛滥平原成为肥沃的耕地
B. 旱季—渔业捕捞,此时为稻米的农闲时期,且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丰富,水中鱼类众多
C. 雨季—渔业捕捞,此时水域面积广阔,鱼群量最大
D. 雨季—稻米生产,此时气候条件最适合稻米喜高温多雨的习性
2.吴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吴哥窟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势低平,易遭洪涝
B. 植物繁茂,根系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强
C. 蚁虫繁殖快,蛀蚀作用强
D. 地处高纬热带地区,高温多雨且受台风影响非常严重,风化、侵蚀作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