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2010年),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

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2010年),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地形因素对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影响。

(2)近年来,上海等城市出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南北低,中部高。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技术难度小;地形开阔,便于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平原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农副产品;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有利于城市人口集聚。(任答3点) (2)城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就业紧张、住房拥挤等城市化问题严重;农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方便;交通、通信先进快捷,缩小了城乡差距。 【解析】 (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地形对城市化的影响。地形对城市化的影响可以从农业发展条件、城市基建、发展空间等角度思考。 (2)本题考查逆城市化现象的成因。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自然化倾向的追求、大城市工业向外寻找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达。 (1)据图可知,太湖沿岸以及南京、上海等地城市化水平高,北部泰州、南通以及南部的湖州、嘉兴等城市化水平较低,所以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南北低,中部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平原地区农业往往比较发达,农副产品丰富,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平原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城市发展迅速。 (2)上海等城市出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实质是出现了逆城市化。逆城市化一般是城市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出现的现象。其产生原因通常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大城市出现了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就业紧张、住房拥挤等问题,部分人口的生活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乡村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通信快速发展,环境优良,使城乡差距缩小,吸引城市人口回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种桑养蚕、织锦刺绣,丝绸生产技术曾被中国长期垄断。由于丝绸编制技术是一种复杂的工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被誉为“东方绚丽的朝霞”,曾是价值昂贵的服饰用料,是西方各国长期从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之一。但随着殖民主义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近代西方各国输入量迅速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代西方各国从中国输入丝绸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引进 B.新产地的出现

C.贸易保护盛行 D.服饰用料多元化

2.中国传统刺绣是指在丝绸上用针线手工绣制装饰图案,但目前多由电脑控制的机器进行批量生产。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机械自动化的普遍运用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手工技艺缺乏传承 D.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推行

 

查看答案

    2018年7月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美国市值最大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决定在中国投资50亿美元建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特斯拉在中国已建成许多专用超级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分布密度最大的是

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在中国建厂,特斯拉仍将面向全球采购汽车零部件,这样做会

A.增加铁路运输压力 B.增加产品成本

C.充分利用各地优势 D.提高科技含量

3.电动汽车不断取代传统汽车,对城市的影响

A.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少私人汽车拥有量

C.有利于提高城市大气质量 D.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

 

查看答案

    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耕地以独特的岛状垛田为主。当地村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积成垛,在垛上耕作,形成垛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前该地垛田高度为3-4m,现在垛田高度为1m左右,垛田高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该地

A.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B.防洪抗旱能力提高

C.流水侵蚀作用加剧 D.气候发生变化

2.现在东旺村引导居民发展垛田旅游业,这样可以

A.加快其城镇化发展 B.破坏垛田景观

C.优化产业结构 D.减少居民就业机会

 

查看答案

下图为内地某知名体育服装品牌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0年代该台湾企业家选择泉州而非沿海其它城市作为代工生产地,主要原因应是

A.个人乡土情感 B.国家政策优惠

C.泉州地价便宜 D.内地市场广阔

2.内地该品牌服装总部于2009年由泉州迁往厦门。影响其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和市场 B.交通便捷度

C.劳动力资源 D.城市竞争力

 

查看答案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资源

C.政治 D.交通

2.“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A.空间结构 B.城市化进程

C.产业协作 D.规模结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