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回答下面三题。
1.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差异 B.距海远近不同 C.人口和城市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
2.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与洪涝均属于最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干旱 D.火山爆发
3.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疏浚干支流河道 B.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C.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D.加固中下游地区的堤坝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6年冬季,全球多个国家出现极端天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普降大到暴雪,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地区也迎来罕见的洪水,而中国却长期不降雪出现暖冬。随着全球不断变暖,我们会在中纬度地区见到越来越多的极端冷事件,而在较高纬度的地区则会经历一些极端暖事件。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将南移
B.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将北移
C.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
D.该问题不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2.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分别是( )
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
B.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热带雨林遭砍伐;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森林砍伐
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
D.蒸发加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减少水库修建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蒸发 D.径流
2.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 )
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
3.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C.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D.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环节城市水资源的压力 B.降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C.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D.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