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的黄土高原,根据历史记载和埋藏土壤证明,这里过去不仅有肥沃的草原,而且有茂密的森林,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那里繁衍、栖息。然而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现在这一片荒山秃岭,要恢复昔日的面貌,已经十分困难了。
(1)以上事实说明,造成世界范围的许多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人为原因是______。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到处是荒山秃岭,风沙连片,降水量减少。这些现状告诉我们,森林和草原植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是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和沙化的主要原因,这告诉我们,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之间是______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读“自然资源与社会生产关联示意图”,回答问题
(1)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选择填入图中框内
①矿产资源 ②耕地资源 ③森林资源 ④草场资源 ⑤造纸业 ⑥畜牧机械制造 ⑦副食品工业
(2)从上图可以看出________是人类生产活动进行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________基础。
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比较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下面两幅图,图Ⅰ为甲、乙两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图Ⅱ为A、B两城市人口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图Ⅰ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______,甲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
(2)图Ⅰ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图Ⅱ中A、B两地分别对应图Ⅰ中甲、乙两城,判断A地对应______,B地对应_____。
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回答下面三题。
1.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差异 B.距海远近不同 C.人口和城市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
2.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与洪涝均属于最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干旱 D.火山爆发
3.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疏浚干支流河道 B.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C.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D.加固中下游地区的堤坝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