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根据土壤的属性,发明了将沙子和水搅拌形成土壤的黏合剂,并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进行实验,成功地把4000余亩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治沙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限制性因素是
A.技术 B.土壤 C.交通 D.水源
2.该技术可以给当地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A.改变大气环流,增加夏季的降水量 B.可以保水防渗,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C.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二、三产业发展 D.协调区域联系,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
读我国某区域1970年和1998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 B.城市化过度发展
C.过度开发沼泽 D.过量引水灌溉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
A. 耕地退化
B. 草地退化
C. 土地退化
D. 林地退化
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
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
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②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③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④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气候的差异是( )
A. 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 甲区域降水较少
C. 乙区域气候的大陆性较强
D. 甲区域高温多雨
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 此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
B.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 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近年来,受短视频、电视剧等影响,国内一些景点迅速蹿红,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如重庆的洪崖洞、成都的宽窄巷子、西安的永兴坊、青海的茶卡盐湖等。但“网红”热度易消散,要想保持“长红”,还需回归旅游本质。
简述网红景点迅速蹿红的原因,并为“网红打卡地”保持“长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