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灌溉方式是

A.排灌结合 B.大水漫灌 C.管道渗灌 D.精准滴灌

3.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生物物种减少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板结加重 D.地下水位下降

 

1.A 2.B 3.C 【解析】 考查土壤盐渍化的产生及危害。 1.图中显示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因素主要是降水和蒸发,降水量越大,土壤中的盐分下渗淋溶越多,土壤盐分含量越低;盐分随着水分的蒸发向地表集聚,蒸发量越大,地表和土壤中盐分含量越高。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所以容易导致盐分向地表或土壤层集聚,导致土壤盐渍化。所以A选项正确。故选A。 2.通过上题分析可知,盐渍化的形成与土壤中水盐运动有关。在农业生产的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容易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蒸发强烈,地下水容易向地表或土壤层运动,形成土壤盐渍化。故选B。 3.土壤盐渍化使土体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土壤板结变硬,养分有效性降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产量降低,但不会导致物种的减少,所以A错、C对;水土流失的强度与降水强度、地形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与土壤盐渍化无关,B错;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往往是由于地下水位高引起的,土壤盐渍化不会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D错。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根据土壤的属性,发明了将沙子和水搅拌形成土壤的黏合剂,并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进行实验,成功地把4000余亩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治沙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限制性因素是

A.技术 B.土壤 C.交通 D.水源

2.该技术可以给当地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A.改变大气环流,增加夏季的降水量 B.可以保水防渗,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C.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二、三产业发展 D.协调区域联系,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1970年和1998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 B.城市化过度发展

C.过度开发沼泽 D.过量引水灌溉

 

查看答案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

A. 耕地退化

B. 草地退化

C. 土地退化

D. 林地退化

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 

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 

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②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③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④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气候的差异是(  )

A. 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 甲区域降水较少

C. 乙区域气候的大陆性较强

D. 甲区域高温多雨

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 此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

B.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 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