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A. 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 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 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所用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
A. 预期寿命 B. 教育程度 C. 国防开支比重 D. 国内生产总值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②大规模改良现有草原,发展林木生产③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④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之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 。
(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 ×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