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 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D. 工业区、绿化区、别墅区
2.该城市( )
A. 老城区地租最高 B. 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读某市人口迁移及从业人员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2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
1.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D.迁入人口不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快了该市老龄化进程;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 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穿越大半个亚洲去买一只马桶盖”的热议还在持续发酵-2015年春节期间,“马桶盖”火了,原因是中国游客跨洋去日本购买马桶盖,还买断了货。但据国内媒体披露,在日本大受追捧的“马桶盖”实际上是由杭州的一家公司生产,而且该企业生产的马桶盖不仅销往日本,而且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地,在国内也早有销售,令质疑国内制造企业能力的民众大跌眼镜。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韩国等进行经济结构改革调整,开始将中国的部分生产企业迁回本土,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和生产,形成“制造业回归复兴”的现象,如浙江省的某日本高精度机床生产企业最近撤资迁回到了日本九州岛。
(1)试分析日本企业选择在我国东部杭州设立工厂生产马桶盖,一部分再返销日本的原因。
(2)日本企业在杭州投资建厂,叙述这种产业转移对杭州的影响。
(3)从中国人抢购日本马桶盖这一现象的实质出发,思考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4)据材料二简析日本部分企业回归本土的原因。
读“常熟湿地保护”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9月第10届国际湿地大会在常熟举办,成为首次举办国际湿地大会的亚洲城市。2018年10月在阿联酋举办的《湿地公约》第13届缔约方大会上常熟正式被评为全球第一批“国际湿地城市”。常熟河网密布湖荡众多,湿地类型多样,面积达3万多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5.3%,是一座建设在湿地上的城市,现已形成国际级(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市级重要湿地、湿地乡村5级湿地保护体系。常熟高度重视保护湿地的科学宣教、建设了全国首个县一级的湿地监测中心,同时运用先进工艺,建设了每天可处理4000吨工业废水的水处理生态湿地,达标后全部通过工业水厂给企业回用,实现水资源再生循环。“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实现了全市域、多层次、多维度的湿地保护模式,走出了一条人居与湿地和谐、保护与城市共荣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湿地包括沼泽、湿原、滩涂、泥炭地等水域地带,同时也包括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域、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稻田等,不论人工、长久还是暂时性、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或咸水水体。
材料三常熟主要湿地分布图
(1)常熟的湿地类型主要有哪些?写出常熟两个国际级(国家)湿地公园名称。
(2)导致湿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以尚湖为例,常熟六、七十年代湿地大幅度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3) 、 和湿地并称地球上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 ”,就是体现出了湿地生态系统中的 功能。
(4)常熟被国家林业局推选为“国际湿地城市”提名城市,并在2018年10月成功获选,与其他城市相比有哪些优势?
(5)列举出湿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6)国际上从1997年起把每年2月2日设为“世界湿地日”;我国2007年正式成立湿地保护管理中心;2013年颁布《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上述举措分别属于环境管理中的 手段、 手段和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