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酸化 B.土壤盐碱化
C.土壤沙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 B.及时深耕土壤
C.增施化肥 D.淡水洗盐
3.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A.江南丘陵 B.黄淮海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三角洲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 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全年生产、全年供应。
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 生产表,完成下列各题。
1.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C.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2.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洪涝 B. 土壤 C. 光照 D. 霜冻
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A. 低热河谷地带 B. 四川盆地 C. 高海拔地区 D. 中低海拔地区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 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座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
A.“背山”利于冬季保温 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夏季降水 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2.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春季多风 B.夏季高温 C.秋季多雨 D.冬季酷寒
3.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
A.增加美感 B.增强遮阴 C.防范火灾 D.收集雨水
下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右图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左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据右图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 中心商务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文化区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交通拥挤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地价上涨
C.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
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2.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
A.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B.城市化水平开始下降
C.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D.市中心人口数量增加缓慢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 X、Y、Z 分别表示 0~14 岁、15~59 岁、60 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 1980 年、2000 年、2017 年常住人口的年 龄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0~14 岁人口比重上升 B.15~59 岁人口比重上升
C.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降 D.60 岁及以上 人口比重不变
2.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气候因素
C.社会变革 D.交通和通信
3.2016 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欠发展,师资短缺 B.教育落后,学生辍学
C.城市化发展,进城求学 D.出生率低,学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