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

    “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

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

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

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

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

3.“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

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 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

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 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

 

1.B 2.D 3.C 【解析】 1. 泾河源于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径流量大,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最大。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夏季,B对。其它季节河流水量小,侵蚀能力弱,含沙量小,A、C、D错。所以选B。 2. 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泥沙含量减少,河水较清澈,A是。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河水清,B是。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其它季节径流量小,侵蚀能力弱,河流含沙量小,水清,C是。泾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7倍之多,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小,泾浊渭清,不是“泾清渭浊”的依据,D符合要求。所以选D。 3. “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多,泾河变混浊,C对。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少,泾河水清,A错。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侵蚀到基岩,含沙量小,水清,B错。沙尘暴对河流泥沙含量影响小,河流泥沙含量主要来自水土流失,D错。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查看答案

(地理——环境保护)

“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2018年两会上,“厕所革命”备受关注,不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我国南方农村地区在实施“厕所革命”的过程中,与农村能源建设、耕地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进行了有机结合。

分析我国南方农村“厕所革命”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月23日,第17届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开幕。林芝地区号称西藏江南,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是林芝地区发展旅游的名片。林芝地区的桃花是高原桃花,很多地方山麓桃花盛开,山上则是雪峰,独有风味。林芝桃花各县都有,其中波密县倾多镇至许木乡乡的桃花绵延30公里,号称中国最长的桃花沟。游客在欣赏桃花的同时,通过参与跳舞、摔跤、抱石头、砍树、跑马射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度体验了民族传统活动的独特魅力。

与纬度相近的上海、杭州州等地的桃花节相比,评价林芝地区桃花节的发展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浊水溪发源于台湾山脉,是我国台湾最长且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地区多脆弱的黏板岩,由于河流含沙量大,河水浑浊,故有浊水溪的说法。彰化县和云林县以浊水溪为界,浊水溪是两县最重要的水源地。为了满足用水的需求,我国台湾在浊水溪上游投巨资修建了拦水坝,而在拦水坝修建之前,彰化和云林两县的水源经常得不到保障。下图为我国台湾局部区域图。

(1)指出浊水溪含沙量高的原因。

(2)说明云林、彰化两县拦水坝修建前水源供应得不到保障的自然原因。

(3)除修建拦水坝外,简述云林、彰化两县缓解水资源可采取的措施。

(4)简析修建拦水坝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细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苜蓿、棉花、瓜果、金属矿产而著称。盆地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只有一条公路连接,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这使费尔干纳盆地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之称。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制作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费尔干纳盆地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毛、肉两用为主,养羊业发达。该地葡萄种植业也发达,当地农民经过探索发现,在葡萄园内种植紫花苜蓿可以取得了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盆地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之称的原因。

(2)简述该盆地中部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

(3)分析该盆地适宜大量种植苜蓿的原因。

(4)分析葡萄园里种植紫花苜蓿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