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

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

非毛管孔

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

59

17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

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地表径流大 B.植物种类多 C.枯枝落叶多 D.年均温较高

 

1.C 2.D 3.A 【解析】 1.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小,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小,容易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所以是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故本题选择C。 2.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灌木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大,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大,对应的产生径流的时间最迟也就是最长。故本题选择D。 3.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说明土壤肥沃。植物种类多,正是说明土壤中养分多而活跃,有机质多的表现,B选项有关联;枯枝落叶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层,增加有机质,C选项有关联;年均温度高会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小生物的活动,增进有机质的积累,D选项有关联。土壤有机质主要是和土壤肥力还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关,和地表径流水量的大小关系不大,排除A。故本题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石环是一种特殊的地表形态,下左图为石环形成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地石环景观图.据此完成问题。

1.石环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冻融作用 B.流水搬运 C.冰川沉积 D.风力沉积

2.砾石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可能是

A.冬 → 春 B.春 → 夏 C.夏 → 秋 D.秋 → 冬

3.下列四个地形区中,最可能有石环景观的是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 (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问题.

1.该山脉可能为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2.该山脉29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 B.水分 C.光照 D.热量

3.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相似 B.人类活动相似

C.植被类型相似 D.地形地势相似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00-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老龄人口、农村老龄人口分布重心空间位置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据图中信息推知,2000-2010年间

A.西南方向农村人口比重增加 B.东北方向人口增长率增加

C.东南方向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D.西北方向老龄化程度增加

2.导致2000-2010年农村老龄人口分布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西部净迁出人口增加 B.东部人口增长率低

C.沿海返乡农民工增多 D.国家人口政策调整

 

查看答案

    下左图为吐鲁番露天地膜种植西瓜景观,右图为吐鲁番某温室大棚内 “悬空西瓜”景观.“悬空西瓜”采用新型的吊蔓式栽培方法,西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等向上生长。

据此完成问题.

1.吐鲁番露天西瓜栽培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作用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减轻低温冻害 C.防止水土流失 D.增强地面辐射

2.采用悬空种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单位面积西瓜产量 B.提高西瓜育种技术

C.降低西瓜对水源的需求 D.降低人工劳动成本

3.与露天地膜种植的西瓜相比,该地温室大棚种植的 “悬空西瓜”

A.甜度更高 B.果色较均匀 C.果实更重 D.果形较差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又称“CCS技术”),是指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运输到已开采油田、海洋等其他安全地下场所进行封存的过程(如图)。二氧化碳在油和水中的溶解度非常高。纯度90%以上的二氧化碳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能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CCS技术”可以捕获火电厂排放的90%的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正在加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说明“CCS技术”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简述我国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