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北冰红”山葡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酿造高档冰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北冰红”山葡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酿造高档冰红葡萄酒的新品种。该品种抗病、抗虫害、抗寒性极强,产量高,适宜在年无霜期125天以上地区种植。其采摘时间在11月末至12月初,这时的葡萄粒外表已经结冰,而内部仍存留着不多的、高浓缩的、因其冰点地而未结冰的葡萄汁。

“北冰红”山葡萄主要产于吉林省通化市的集安市青石镇到活龙镇之间的“鸭绿江河谷”。该河谷全长200km,流域面积1736km2。这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80—950mm,≥10℃积温3135.2°C,无霜期150-155天,素有“吉林小江南”之誉。该区域江水冬季不封冻,是吉林省冬季最为温和、湿度最大的地区。在这里种植山葡萄无需埋土防寒便能安全越冬。区域内现有山葡萄2.1万亩,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如图)。

吉林通化高端冰萄萄酒以“北冰红”山葡萄为主要原料,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酿制而成。该酒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份。近年来,通化市全力开发具有“中国味道”优质山葡萄酒,把集安市“鸭绿江河谷”打造成为中国葡萄酒的顶级产区。

(1)说明鸭绿江河谷区域江水冬季不封冻的原因。

(2)分析集安市“鸭绿江河谷”成为“北冰红”山葡萄生产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

(3)试评价吉林通化市大力发展高端冰葡萄酒的优势区位。

 

(1)鸭绿江河谷位于山脉南麓,(冬季北面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风力小;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位于水库下游,水库对气温调节作用明显,冬季气温较高,故江水冬季不结冰。 (2)鸭绿江河谷地处长白山南麓,年平均气温和积温高,热量充足;葡萄生长后期及成熟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品质好;(全年降水充沛),冬季山地降雪较多,冷暖适宜,利于冰葡萄形成;冬季河谷气候温和,风速较小,山葡萄无需埋土防寒即可安全越冬;鸭绿江河谷土壤肥沃,坡度适宜,排水良好;该河谷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 (3)临近“北冰红”优质山葡萄产地,原料产量大,质量好;生态良好,水质优良;传统工艺独特,酿制技术先进;市场需求量大;有铁路、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解析】 本题以吉林通化的山葡萄生产基地建设等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农业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 (1)江水冬季不封冻的本质原因是气温较高,影响了水温使得河流不封冻。读图可知,鸭绿江河谷位于山脉南麓,北面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较强,因此该地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风力小;其次,该区域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最后,读图可知,该河段多位于水库下游,水库对气温(或水温)调节作用明显,冬季气温(或水温)较高,故江水冬季不结冰(水库对库区下游河段的水温影响总结分析见点睛)。 (2)优越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照、热量、降水等)、地形、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作答,分析的过程中应注重山葡萄的生长习性。首先,根据材料“该河谷全长200km,流域面积1736km²。这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80—950mm,≥10℃积温3135.2°C,无霜期150-155天,素有‘吉林小江南’之誉”可知,该河谷地处长白山南麓,年平均气温和积温高,热量充足,同时,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冬季山地降雪较多,冷暖适宜,利于冰葡萄形成;其次,根据材料“在这里种植山葡萄无需埋土防寒便能安全越冬”可知,冬季河谷气候温和,风速较小,山葡萄无需埋土防寒即可安全越冬;再次,根据材料“其采摘时间在11月末至12月初”可知,该地区在葡萄生长后期及成熟期降水相对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品质好;最后,河谷地区土壤较为肥沃,坡度适宜,排水良好,并且该河谷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有利于保障山葡萄的优良品质。 (3)高端葡萄酒的优势区位可从原料优质、生态环境优良、酿造技术、市场需求、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作答。首先,“鸭绿江河谷”为“北冰红”优质山葡萄产地,该地靠近原料地,原料产量大,且质量好;其次,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水质优良;再次,根据材料“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酿制而成,该酒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可知,其传统工艺独特,酿制技术先进,同时所生产的葡萄酒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最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有铁路、公路通过,交通便利,便于优质葡萄酒的外运;另外,根据材料“近年来,通化市全力开发具有中国味道的优质山葡萄酒,把集安市鸭绿江河谷打造成为中国葡萄酒的顶级产区”可知,政策支持力度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盖塔拉洼地,其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进口的真空管道整流高速输水系统技术,从地中海引水,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成功。下图为埃及盖塔拉洼地示意图。

(1)简析盖塔拉洼地能够从地中海引水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当地人们挖掘隧道并运用管道输水的原因。

(3)分析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4)说出尼罗河从阿斯旺到开罗段水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和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以及醉汉树景观图”。

(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2)说明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

(3)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4)阐述南美洲45°S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 B.白昼时间长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高度低

2.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地球公转速度小寒大于小暑

C.立春到立秋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小满时甲乙两地都日出东南

 

查看答案

    “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地东侧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每年印尼“烧芭”时节,新加坡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明媚、干净、整洁的“狮城”成了“雾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热带迁移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苏门答腊岛“烧芭”导致新加坡形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赤道低压控制,水汽丰富 B.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C.赤道无风带,烟雾难以扩散 D.受东北信风控制,多晴天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2.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内陆,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使该国只有草原和荒漠,没有森林分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