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霍河调水工程是西班牙将塔霍河的水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一项调水工程。塔霍河流域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塞古拉河流域土壤肥沃农业增产潜力大。下图为“塔霍河调水工程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塔霍河调水工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沿线有河道输水,工程难度小 B.调出区冬季降水多,可调水量大
C.地势南高北低,全程自流输水 D.沿线经济不发达,水质好
2.塔霍河调水工程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B.加剧了塔霍河流域的大气污染程度
C.塞古拉河流域的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加剧
D.塔霍河源头生态状况良好,不会影响塔霍河沿岸的植被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问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3.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2.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都较短,能够更好地( )
A.排泄雨水 B.遮阳纳凉 C.美观协调 D.减少积雪
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石方格沙障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的原因有
①自然环境恶劣,植物难以成活
②人造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资源
③太阳辐射强,人工合成材料寿命短
④就地取材,坚固耐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
③抬升高原风,增加降水量
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被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
A.内蒙古东部地区
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新疆地区
2.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3.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式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借助于下图中 风带
A. B. C. D.
2.撒哈拉沙漠尘埃中的沙子、磷进入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可
A.促进岩石风化,释放养分 B.促进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C.随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 D.促进土壤的淋溶作用
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所指的生态环境效应是
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 B.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态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