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3.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B 2.C 3.C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多阴雨天气,光热不足是限制发展种植业的因素;乙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有山地阻挡,降水不足是限制种植业发展的因素,故选B。 2.乙地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会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易随蒸发上升到地表,盐碱残留到土壤中,引起土地盐碱化; 灌溉不会引起水土流失、沙尘暴和洪涝灾害。故选C。 3.甲国最大港口是鹿特丹,它位于欧亚大陆桥西端,与亚洲联系密切;北海航线是很繁忙的航线,而该港口扼守北海航线要冲;通过陆路和水路与欧洲相连,其腹地范围覆盖整个欧洲;但是它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不属于莱茵河的入海口。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马可·波罗东行途中经过的A,B,C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B. B地终年炎热干燥

C. C地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由C地到B地自然带体现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带性规律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D、E、F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处为沟通两大洋的麦哲伦海峡 B. F处附近荒漠广布,盛产石油

C. E处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D. 此航线夏季行使顺风顺水

 

查看答案

读“中国—东盟自贸区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④代表的四个城市,气候方面的相同点是(  )

A.气候类型一样 B.降水量季节分配一致

C.全年盛行风向一致 D.全年皆高温

2.该地区的主要物产不包括(  )

A.石油 B. C.橡胶 D.可可

3.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贸区与欧盟相比,最具有潜力的是(  )

A.技术优势 B.资本优势 C.市场优势 D.人才优势

 

查看答案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B、C、D四处形成该气候的共同原因是(    )

A.多山地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B.气温高对流旺盛,降水丰富

C.位于信风带,沿岸暖流流经 D.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2.下列关于各大洲的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洋洲地形特点是:东部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地

B.非洲大陆被称作“高原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C.亚洲地形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多高原山地

D.南极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是世界平均海拔第二高的大洲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98米 B.798米 C.498米 D.1098米

2.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地比B地降水多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太行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在其东麓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古都(如北京、燕下都、灵寿故城、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誉称为“古都长廊”。下左图为部分古都的分布图,右图为汾河流域某村落的布局示意图。

(1)左图中的古都大多布局在____(地貌)上,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扩展。右图的古村落建在河流曲流的____(凸或凹)岸处。在此选址,既便于利用水资源,又能避开____的威胁。

(2)华北平原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该地河流以____补给为主,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____季节。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由____作用形成,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的地理环境的____特征。

(4)渤海表层海水盐度夏季较冬季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