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一种从漆树皮层采集的纯天然涂料,在我国亦称“国漆”。漆树在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采割生漆是讲究技巧的辛苦活儿,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我国髹漆(以漆涂物)工艺历史悠久,1972年在长沙出土的西汉漆器依然色泽鲜亮,饰纹清晰……如今,随着合成涂料在家居装修中的使用,生漆产量日益减少,在日常生活中地位日渐式微,但它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涂装海底电缆、地下水管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今,生漆在我国的产量日益减少的原因是
A.适合漆树生长的区域缩少 B.手艺精湛的割漆人减少
C.生漆的用途范围逐渐变小 D.生漆使用的技艺不成熟
2.生漆作为涂料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生漆的
A.抗腐蚀性强 B.色泽保期长
C.生产成本低 D.环保无污染
3.为了促进我国生漆使用技艺的传承,应该
①禁用化学合成涂料 ②加强髹漆工艺培训
③推广环保家居装修 ④培育优良漆树品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6月份,我国统计的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4.4%,超标天数比例为35.6%,其中轻度污染占21.5%,中度污染占8.8%,重度污染占4.9%,严重污染占0.4%。
材料二 下表示意我国统计的2013年上半年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和代表城市。
达标天数比例 | 城市数目 | 代表城市 |
80%-100% | 11 | 福州、厦门、深圳、舟山 |
50%-80% | 35 | 佛山、丽水 |
<50% | 28 | 邢台、邯郸 |
材料三 下表示意2013年上半年不同地区空气质量概况。
地区 | 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
| 重度污染以上天数比例
| 污染物 |
京津冀地区 | 31.0% | 26.2% | 主要污染物为PM2.5,其次是PM10和O3 |
长三角地区 | 57.5% | — | 主要污染物为PM2.5,其次是O3 |
珠三角地区 | 79.8% | — | 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O3 |
(1)概括74个城市空气质量优劣分布的空间规律及成因。
(2)分析我国大气污染源特征和京津冀地区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索托是被南非环抱的一个小国,75%的国土是山地,年降水量700-1000m,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人迹罕至,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约有5602万人口,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4mm,水资源极为短缺。豪登省是南非面积最小但人口最稠密的省,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水资源需求量很大,首府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由莱索托和南非共同兴建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将从奥兰治河上游引水到瓦尔河,以满足豪登省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工程于1990年开工,计划分期兴建6座大坝、2座水电站、200千米的大型穿山隧道,到2020年全部工程建成时,莱索托将每年从南非获得约三千万美元的售水收入。
(1)简析该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背景。
(2)推测该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
(3)简述该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5年4月14日国家三部委出台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基础设施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福建省年降水量线分布图
材料二 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2)说出福建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3)说出福建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
河北省武安县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武安磁山镇曾拥有十余座焦炉和高炉,年产量最高达300万吨。近年来,该镇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压缩了近一半的钢铁产能,逐步走上经济转型发展之路。读“磁山镇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磁山镇压缩钢铁工业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能源 B.交通
C.原料 D.政策
2.图示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模式不可能()
A.优化了产业结构 B.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C.增加了就业机会 D.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 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左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
A.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光照充足
C.全年干旱少雨 D.全年水热丰富
2.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
A.物种灭绝 B.水源枯竭 C.湿地消失 D.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