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E的名称是 ;在...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E的名称是     ;在图上画出风带D的风向。

(2)图中气压带A与气压带C控制下的大陆西岸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其主要原因    

(3)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以北半球为例,冬至日以后开始向     (方向)移动。北半球夏季,北半球的     气压带被陆地上     压切断,此时南亚吹     季风,成因是    

(4)全年受气压带A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受     (填字母)风带控制形成的。

(5)在图中C、D交替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其气候特征为夏季     ,冬季     。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表示该气候类型的是     。(填序号)

 

(1)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南风 (2)A A气流上升,C气流下沉 (3)太阳直射点 北 副热带高 低 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4)热带雨林气候 D (6)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 ① 【解析】 本题以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难度一般。 (1)读图可知,E气压带位于北纬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在图中30°向60°之间,画出西南风箭头即可。 (2)读图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全年高温多雨。而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全年高温干燥,降水较多的是A,导致降水差异的原因主要为气流垂直运动方向。 (3)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低压,而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低压切断。南亚地区由于受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4)在A(赤道低气压带)可知下,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欧洲西部受从海洋吹向内陆的西南风(盛行西风),对应图中D气压带控制,形成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5)在图中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D(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主要影响区域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对应图中①(冬雨型的地中海气候)。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为温带季风气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一位手持GPS信号接收机的考察队员沿“海水西调”工程线路考查,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

A.测定阴山的地理位置

B.获取燕山垂直植被变化的图片

C.测量狼山的海拔

D.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

2.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居延海的面积在不断变化,如果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其面积变化,则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2.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查看答案

    江苏省把13个地级市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连续性 B.差异性 C.相似性 D.联系性

2.有关图中三大区域划分,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B.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C.三大区域之间存在人员、物资、信息等的交流

D.三大区域是独立存在发展变化的

 

查看答案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下图为甲、乙两个不同区域,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查看答案

图为“某城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该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铁路交通的布局变化 B.公路交通的发展变化

C.城市结构的布局变化 D.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