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示意某区域...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题。

1.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 B.9 C.12 D.14

2.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1.B 2.B 【解析】 该题组考查等值线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由图中纬度和海陆分布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等温线的弯曲变化会受到太阳辐射和海陆分布的影响,图中三条等温线平直,说明海洋和陆地近地面气温基本没有差异,不可能是在海陆气温差异最大的6时(日出前后)和14时(午后),12时(正午)太阳辐射强烈,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得多,会形成较大的海陆温度差异,等温线发生弯曲,一般在9时~10时,海陆温度差异最小,等温线较为平直,最有可能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B选项9时,故答案选B。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纬度上看,该地为北半球,且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丙地(20°N)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应为90°,即太阳垂直照射,甲地(21°N)和乙地(19°N)分别位于丙地南北两侧,与丙地纬度都是相差1°, 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相同(都是89°),可以排除C、D选项;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日落时间越往北越晚,所以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故答案选B。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查看答案

读河流地貌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查看答案

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B.有寒流经过

C.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D.盛行上升补偿流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查看答案

    下图“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测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

2.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C.地形和季风环流 D.纬度和地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