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③地(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温和湿润 D.炎热干燥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①地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 )
A.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C.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D.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
某年7月7日上午9时-11时,我国东部某区域冷暖气团相遇(如图),冷气流数度东移,暖湿气流被迫爬升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在短短数小时内降水超过100mm,导致河水暴涨,水库溃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锋面性质及其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冷锋,向东移动 B.冷锋,向西移动
C.暖锋,向东移动 D.暖锋,向西移动
2.P地此时( )
A.为晴天,盛行偏东风 B.狂风暴雨,盛行偏东风
C.为晴天,盛行偏西风 D.狂风暴雨,盛行偏西风
科研观测表明,夏季我国西北地区范围较大的绿洲农田、湖泊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显著偏低,甚至可低30°C左右,蒸发量约小50%,湿度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大。这是由于绿洲、湖泊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被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我国西北绿洲及周边沙漠地区“冷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有( )
①绿洲热容量大,升温慢 ②绿洲地表植物蒸腾量大
③沙漠热容量小,升温快 ④沙漠上空大气削弱作用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白天“冷岛效应”的形成有利于( )
A.抑制绿洲地表水分蒸发 B.迅速降低沙漠地表温度
C.增加沙漠地区白天降水 D.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快
下图为某时刻甲、乙、丙、丁四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甲、丙、丁三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是由地形地势的差异形成的,则三地中( )
A.甲地海拔最高 B.乙地海拔最低
C.丙地海拔最低 D.丁地海拔最高
2.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①散射作用 ②屏蔽作用
③反射作用 ④吸收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导致此时乙地太阳辐射强度低于丙地的原因可能是乙地( )
A.天气晴朗 B.云层较厚
C.处于夜晚 D.发生日全食
下图示意6月某日M.N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地位于N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该日M、N两地( )
A.M地先看到日出 B.同时看到日出
C.N地先看到日落 D.同时看到日落
3.由图可判断( )
①M地位于南半球 ②N地位于北半球
③M地位于东半球 ④N地位于西半球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图黑色区域示意某类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太阳活动类型及分布位置依次是
A.耀斑 色球层 B.黑子 光球层
C.日珥 日冕层 D.黑子 色球层
2.图中该类太阳活动
A.周期一定为11年 B.为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与耀斑活动同步 D.区域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3.在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地球
A.无线电短波通信畅通 B.低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山脉雪线明显下移 D.海上航行方向可能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