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扰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与以上材料有关的是
A.对外开放程度 B.生活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资源状况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
A.东亚 B.南美
C.西欧 D.北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自然增长率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育龄妇女占比提髙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
A.以水能为主 B.已进入石油时代
C.新能源比重大 D.以化石能源为主
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B.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C.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D.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自救和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自救和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前准备的重要手段。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旱灾 B.泥石流 C.洪涝 D.寒潮
2.在自然灾害中,逃生方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山坡转移
B.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C.若洪水来袭,应尽量逃向地势高的地方
D.地震发生后,应立即返回家中抢救财产
3.北京市在太阳宫公园等处建设了大型应急避难场所。该应急避难场所( )
A.专为市民躲避地震提供避难空间 B.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
C.适合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远郊区县 D.平常可用作大型停车场使用
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较温暖的谷地
B.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山间谷地,或沿河流两岸发育
C.热带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表面
D.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