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D 2.C 【解析】 1. 读图可知,明清两代该小镇主要沿河拓展,现代该小镇主要沿高速公路拓展,因此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方式,故D对。故选D。 2. 从图文信息不能判断该小镇的自然环境特征,因此不能判断“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是否能减轻自然灾害,A错。一个区域的环境容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现代拓展区”的建立而提高,B错。“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错。“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相对减少了对明清传统文化的破坏,使当地的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C对。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

2.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

    聚落的名称可以体现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名称中带“垸”的聚落是指在沿江、湖边地区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防水构筑物或堤坝为主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份以“垸”为名的聚落分布较多的是(   )

A.山东、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西、陕西 D.云南、广西

2.近些年来,名称中带“垸”的聚落数目在减少,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农民工外出打工,聚落自然解散 B.城镇化建设需要,土地功能改变

C.低地泥沙淤积,迫使居民迁移 D.堤坝拆除,平垸行洪

 

查看答案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下图为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判断可知

A.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 B.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

C.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 D.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

2.对流动人口返迁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乡土家庭观念 B.城市环境质量

C.产业结构调整 D.城市人口政策

 

查看答案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 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

A.户籍制度 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 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查看答案

    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    )

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

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

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

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

2.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基本相同 B.坡面环境差异小

C.坡度差异不大 D.坡面相互影响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