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中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岸、河口湾等滩涂浅滩地,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的根系可大致分为气根和地下根两类,气根由主干或较低的分枝长出,悬垂向下生长,进入土壤后形成很多支持根。红树林可用作建筑材料、薪柴、食物和饲料、药物等,近年来遭到了严重破坏。下图为红树林景观图。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下列省份不是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区的是( )
A.海南 B.广西 C.福建 D.江苏
2.结合红树林生长环境,下列关于气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根密布,不利于鱼虾的生存
B.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促淤保滩
C.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增强植物体的支撑力量
D.当红树林被海水淹没时,气根可以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
3.下列关于红树林的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制定保护红树林的相关法规 B.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C.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破坏的红树林 D.赶走在红树林栖息、觅食的动物
在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里,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名为箭袋树。箭袋树是一种树芦荟,树枝上覆盖了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叶片有一层厚厚的外皮,沙漠里没有别的树木生存,当地土著人将其砍下、掏空,做成箭袋,所以被称为箭袋树。据说以箭袋树为背景的星空是世界上最美的星空之一,每年6~8月是该地拍摄星空的最佳时间。下图分别为纳米布沙漠位置图和某摄影师在当地拍摄的星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适应极端的环境,箭袋树进化出了独特的生存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上覆盖白色粉末,增强阳光反射 B.叶片上一层厚厚外皮,抵御人类砍伐
C.长成大树的芦荟品种,吸引生物传粉 D.自断肢体,舍弃枝叶,长高接受水分
2.每年6~8月是该地拍摄星空的最佳时间,主要原因是( )
A.阴雨天少,大气透明度高 B.避开满月,星星亮度较高
C.昼短夜长,观星时间较长 D.寒流流经,夜间天气凉爽
3.拍摄的星轨图中,摄影师位于箭袋树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2015年1月底中缅原油管道开始投入使用,这条油气管道南起孟加拉湾,北抵昆明,绕行马六甲,自此来自中东、北非的石油,开始通过一条新的线路进入中国。全长2402公里的中缅原油管道,有1/3在缅甸境内。
(1)描述缅甸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中缅油气管道修建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3)作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区域,你认为该区域应如何借此机会发展本地区的经济?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2~2015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153万增加到548万,合肥市城镇化率由34%提高到70.4%。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二 下图为安徽省合肥市1952~2015年人口、城市化率统计图。
材料三 2002年3月合肥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2009年11月龙岗开发区移交瑶海区,2010年10月瑶海区与新站区的区域管辖调整。2016年合肥市瑶海区内部行政区划调整,涉及72.22万人。
材料四 下图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图。该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促进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1)依据材料,指出2002~2015年合肥市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指出2008~2010年合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及结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合肥在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哪些主要问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尤其集中在北海道岛附近。
材料二 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顶,如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合掌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3)分析日本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忌湿,抗早抗寒耐瘠薄,主根粗壮,根系发达,适宜在中性至微碱性的干旱土壤中生长,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1℃,幼苗耐受-6~-7℃的低温。世界各地将其作为优质饲料与牧草广泛种植,其产量和需求量逐年上升。当下甘肃陇东地区采用地膜垄沟技术种植苜蓿,该地土壤贫瘠,生态脆弱,土壤pH在7.7~8.6之间,1月份平均气温-6.5℃,7月份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在400mm左右且集中在夏秋季节,蒸发量高达1500mm,全年日照时数超过2500小时。下图示意陇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甘肃陇东地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陇东地区苜蓿种植对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影响。
(3)说明苜蓿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