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

    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下图为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颁布实施的时间可能是

A.1992年 B.1996年

C.2004年 D.2012年

2.我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反映了

A.人口的分布趋于均衡 B.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C.生态破坏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1.C 2.B 【解析】 1.材料信息表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该《意见》颁布后,自然村的数量应明显减少。读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可知,1992年、1996年、2012年以后较短时时间内,自然村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而2004年以后,自然村数量大幅度减小,由此推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颁布实施的时间可能是2004年,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读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可知,我国自然村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除了受“并村”影响之外,还与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关,随着城镇面积扩大,许多自然村变成城镇用地,有些自然村消失,有些自然村由于人口大量迁往城镇,人口减少,自然村补合并,因此我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反映了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B正确;我国自然村数量减少,反映了人口向城市集中,人口的分布趋于不平衡 ,A错误;自然村数量减少,农村人口减少,农业生态压力减少,C错误;自然村数量减少是因为并村和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市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大城市以人口迁出为主

C.天津市逆城市化程度最高 D.安徽省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2.北京常住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空间结构优化 B.城市辐射功能减弱

C.产业结构调整 D.“城市病”困扰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墩爬山虎景观图。与周边房屋墙体外的爬山虎相比,二环高架下的植株生长速度较慢。爬山虎属多年生大型落叶藤本植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成都二环高架桥下的爬山虎生长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较差 B.灌溉水源不足

C.光照条件较差 D.人为破坏严重

2.成都二环路高架桥栽植大量爬山虎,作用最不显著的是(   )

A.减少日晒风吹,降低桥墩风化程度

B.拦截大气降水,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C.减少阳光反射,提高日间行车安全

D.美化城市环境,增加负氧离子含量

3.成都二环高架桥大量栽植爬山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

A.增加火灾隐患 B.加剧用地紧张

C.缓解热岛效应 D.损害城市路基

 

查看答案

    2020年初,“共饮最暖云咖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武汉一家咖啡店每天免费为附近的医护人员送咖啡,众多网友通过网络下单,表达对这份善意和这场战“疫”的支持。这也体现了服务业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中的咖啡店

A.均分布于城市中心,为全市居民服务 B.分散在城市中,多与其它服务业集聚

C.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服务郊区 D.为利用便捷网络,集中于中央商务区

2.现代服务业受

A.交通的影响逐渐减弱 B.市场的影响逐渐减弱

C.科技的影响逐渐增强 D.距离的影响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

    海水受温度、盐度、运动等因素的影响,结冰期通常比陆地水域结冰期短。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其盐度大大降低,成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我国渤海每年冬季结冰期较长,潜在可利用淡水资源达1000亿立方米。下图为2019年2月渤海海冰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冰最丰富的海域是

A. B. C. D.

2.有人建议开发渤海海冰资源,理由可能是

A.开采海冰的成本较低 B.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缺乏

C.开采海冰的难度较小 D.海冰资源丰富且不易枯竭

3.大规模开发海冰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A.海水污染加重 B.海水盐度升高

C.海洋灾害加剧 D.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

    某校同学到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参加地理实践活动,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这个小山村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描述,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   )

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 B.毛毡制作,利于拆卸搬运

C.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 D.高低错落,利于采光通风

2.为实现传承与振兴,该村最适宜发展的是(   )

A.水稻种植业 B.现代物流业

C.旅游服务业 D.高新技术产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