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埃特尔在表面化学方面的贡献...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埃特尔在表面化学方面的贡献有助于人们理解“铁为什么会生锈”、“燃料电池和汽车中处理尾气的催化剂如何工作”、“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如何被破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导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  

B.汽车尾气处理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的

C.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可表示为H2-2e=2H+

D.钢铁在空气中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

 

 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圣经·出埃及记》中就已经提到了单质X,为了研究X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准确称量的等质量的物质A和B置于充满氩气的容器中充分混合。将容器密闭(p=1.01×105Pa,T=291K)并加热。反应停止后,容器内的压强等于2.66×105Pa(T=300K),而反应的唯一固体产物是一种单质X。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物A导致如下的质量损失(相对于起始质量):

温度,K

566

624

647

878

质量损失,%

2789

3905

4463

6695

生成的物质

C

D

F

G

    下图还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省略了部分物质),B呈黑色,Z呈黄色。

    6ec8aac122bd4f6e

   (1)试确定A、F、L、Q、Z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①A +B;②G + KCN

   (3)若容器的容积等于1.00L,试确定所称取的物质A的质量。

 

 

 

 

查看答案

 1972年,徐光宪接受了一项军工任务——分离稀土元素镨钕,这两种元素比孪生兄弟还像,分离难度极大。他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建立了普遍性的自主创新的串级萃取理论,推导出100多个公式,并成功设计出了整套工艺流程,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使镨钕分离系数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达到了相当高的4。目前工业上已用HDEHP成功地分离出La、Ce、Pr、Nd、Sm、Gd等铈组元素。HDEHP属于磷酸类萃取剂,国内代号为P204

    其结构为 6ec8aac122bd4f6e ,其中R为 6ec8aac122bd4f6e

   (1)HDEHP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DEHP是一个弱酸,在苯和煤油等溶剂中,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其结构为_____

   (3)现用HDEHP萃取La3+的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经充分振荡分层后,HDEHP层和水层中La3+的浓度之比为55。今有含La3+的水溶液10mL(其中含La3+为5.1mg),用9mLHDEHP按下述两种方法萃取:①9mL HDEHP一次萃取;②9mL HDEHP 每次用3mL、分3次萃取。分别求出水溶液中剩余La3+的量和萃取率。并指出同量的萃取剂,分几次萃取比一次萃取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均发生如下反应:A(g) + 3B(g) 6ec8aac122bd4f6e2C(g)

6ec8aac122bd4f6e 

 

 

 

   (1)向M、N中,各通入1mol A和3mol B。初始M、N容积相同,并保持温度不变。则到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α(A)M_____α(A)N    A的体积分数x(A)M_______x(A)N

   (2)向M、N中,各通入x molA和y molB,初始M、N容积相同,并保持温度不变。若要平衡时保持A气体在M、N两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相等,则起始通入容器中的A的物质的量xmol与B的物质的量ymol之间必须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件下,反应A(g) + 3B(g) 6ec8aac122bd4f6e2C(g)在容器N中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有A 1.0mol,B 0.4mol,C 0.4mol,此时容积为2.0L。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此容器内通入0.36mol A,平衡将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用简要的计算过程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6ec8aac122bd4f6e下图中,A、B、C、D、E、F在常温时均为气体,A、B分子中的电子数相同,G、H均为含氧化合物,其中反应生成的水及含铜化合物均略去,反应条件未注明。

 

 

 

 

    试根据上图各物质间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C和Y的电子式:C                、Y                        

   (3)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各步反应中,有两种物质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它们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南京师大结构化学实验室最近设计合成了一种黄色对硝基苯酚水合物多功能晶体材料:C6H5NO3·1.5H2O。实验表明,加热至94℃时该晶体能由黄色变成鲜亮的红色,在空气中温度降低又变为黄色,即具有可逆热色性。热分析试验表明,当温度升高到94℃时该晶体开始失重,到131℃重量不再变化,比原来轻了16.27%。

   (1)试给出该晶体完全变红色后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此分析该晶体具有可逆热色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这种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