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白磷(P4)是磷的单质之一,易氧化,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卤化磷。卤化磷通常有三卤...

 6ec8aac122bd4f6e白磷(P4)是磷的单质之一,易氧化,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卤化磷。卤化磷通常有三卤化磷或五卤化磷,五卤化磷分子结构(以PCl5为例)如右图所示。该结构中氯原子有两种不同位置。

1)6.20g白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上述燃烧产物溶于水配成50.0mL磷酸(H3PO4)溶液,该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含0.300mol H3PO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 Ca(OH)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l种难溶盐和16.2g H2O。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3)白磷和氯、溴反应,生成混合卤化磷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且x为整数)。

如果某混合卤化磷共有3种不同结构(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结构),该混合卤化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磷腈化合物含有3种元素,且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20。0.10mol PCl5和0.10mol NH4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0.030mol磷腈化合物。推算磷腈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提示:M>300)。

 

 答案:1)5.6;4.00;2)Ca5(PO4)3(OH);3)297.5或342;4)348或464。 解析: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知识。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其6.20g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完全燃烧消耗氧气0.25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L;将这些白磷和水反应生成磷酸0.20mol,溶液体积为50mL,也就是0.05L,则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0mol/L;2)根据该水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氢氧化钙悬浊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该物质中含有5个钙离子和3个磷酸根离子,结合电荷守恒,必还含有1个氢氧根离子,写作:Ca5(PO4)3(OH);3)根据题意x为整数,其可能为:PCl4Br、PCl3Br2、PCl2Br3、PClBr4四种,要是有三种不同结构的话,结合PCl5的结构,其可能为:PCl3Br2或PCl2Br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297.5或342;4)根据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化合物提供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5+0.1mol×1=0.6mol;由于磷腈化合物中只含有三种元素,故必须将其中的氢原子全部除去;两物质提供的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4=0.4mol,则生成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1mol×4=0.4mol;则磷腈化合物中含有的Cl原子为:0.2mol、P原子为:0.1mol、N原子为:0.1mol,则该化合物的最简式为:PNCl2;假设其分子式为(PNCl2)x,由其含有的碳原子总数小于20,则知:4x<20,故x<5;假设x=4,其分子式为: P4N4Cl8,相对分子质量为464;假设x=3,其分子式为: P3N3Cl6,相对分子质量为:348;假设x=2,其分子式为:P2N2Cl4,相对分子质量<300 舍去。故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348或464。         2010年上海高考化学卷评析 从整套试卷看来,试题覆盖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包括: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电解质溶液、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知识、基本实验、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和计算等,与2008和2009年试题相比知识点覆盖基本相同,整卷紧扣教材,贴近中学化学教学实际。 试卷注重对生产、生活方面知识的考查,试卷的第1、4、23、24、25、26、27、28、30题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思想。试卷延续了2009的试题的特点,继续进行数学图形的考查,如第11题只要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就能准确解答。纵观全卷,实验考查仍然是考查的核心,很好的覆盖了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基本实验操作、实验综合应用等全部实验知识。 2010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的命制者对中学化学的易错易混点进行了很好的考查,比如第7、9、13、14、15、17、21题;其中31题具有较高的难度。但从整卷看来,其突出了课本是考查的基础,只要吃透教材、灵活应用,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Na2SO3·7H2O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Na2SO3在30℃时的溶解度为35.5g/100gH2O。

1)计算30℃时Na2SO3饱和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6ec8aac122bd4f6e。(保留2位小数)

 

 

 

 

 

2)计算30℃时271g Na2SO3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

 

 

 

 

3)将30℃的Na2SO3饱和溶液271g冷却到10℃,析出Na2SO3·7H2O晶体79.5g。计算1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

 粘合剂M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6ec8aac122bd4f6e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

A                               B                                   

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⑥                  反应⑦               

3)写出反应条件。反应②                  反应⑤               

4)反应③和⑤的目的是                                                

5)C的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6)写出D在碱性条件下水的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1)A可以聚合,写出A的两种聚合方式(以反应方程式表示)。

                                                                      

                                                                     

2)A与某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H18的物质B,B的一卤代物只有4种,且碳链不对称。写出B的结构简式。                                         

3)写出将A通入下列两种溶液后出现的现象。

A通入溴水:                                                       

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4)烯烃和NBS作用,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分子式为C4H8的烃和NBS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烯烃有                      种。

 

查看答案

 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6ec8aac122bd4f6e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                                     B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        、沉淀、        、        、冷却结晶、        、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查看答案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6ec8aac122bd4f6e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       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d 正已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       后溶出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       ,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