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A与C,B与D均为同主族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壳中,C元素的含量位于第一位
B.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强酸
C.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ⅠA族
D.B元素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B
常温下,向20 mL x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
右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 CH3COOH溶液中:c(H+)=1×10-3 mol·L-1
B.图中V1 >20 mL
C.a点对应的溶液中:c (CH3COO-)=c (Na+)
D.当加入Na 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时,
溶液中:c (CH3COOH) + c (H+)>c (OH-)
右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只存在2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只闭合S1时,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闭合S1一段时间后断开,闭合S2,
A电极的反应式为:2H+ + 2e- = H2↑
D.闭合S1一段时间后断开,闭合S2,
溶液的pH升高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 |
该气体中无SO2 |
B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再将上层液体从下端管口放出 |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下列有关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制备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
B.水杨酸和阿司匹林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可用FeCl3溶液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水杨酸
D.1 mol阿司匹林最多可与2 mol的NaOH溶液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2NO+2CO2CO2+N2 的△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