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某混合金属粉末,铝处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1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2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3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实验过程]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的相关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 ____ 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 |
有固体剩余,并有气泡产生 |
合金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元素 |
② |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 ________ ,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 |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
|
③ |
往试管B中加入少量 _____,再滴加KSCN溶液 |
_____ |
|
④ |
往②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 ____________ 溶液. |
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再加某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 |
[反思】写出在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
(22分) I.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一种高分子化合物(Ⅵ)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________反应来实现。
(2)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副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合成路线中从化合物Ⅳ到化合物Ⅴ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化合物Ⅲ、Ⅳ和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物Ⅲ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B.化合物Ⅳ和Ⅴ均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化合物Ⅳ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化合物Ⅴ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E化合物Ⅲ、Ⅳ和Ⅴ均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F.化合物Ⅲ不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
(14分)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 ____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3)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O2与化合物Ⅰ反应生成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如反应①和②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①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 mol O2。
②由通过消去反应制备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③Ⅱ与过量C2H5OH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6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1mol铁跟足量的Z单质化合时,转移的电子为2mol
D.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各种状态能表明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A,同时消耗3n mo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