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就是指PH<7的雨水
B.酸雨是因为雨水中含有CO2
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有硫燃料和以含硫矿石为原料冶炼金属产生的SO2是产生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原因
D.酸雨没有危害,所以不必担心,也不必想办法治理
(16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1)制取氨气
①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填编号);
a.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b.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c.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d.固态硝酸铵加热分解;f.固态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探究
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及其产物,提供实验装置如下:
|
①请你根据提供的装置从左至右连接接口序号( )( )( )( )( )( )
②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③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全部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装置B的作用是: 。
(3)提出并解决问题
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红色粉末,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16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 ;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 。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分)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A |
B |
C |
D |
性质 结构 信息 |
室温下单质呈粉末状固体,加热易熔化。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能溶于水。 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
单质质软、银白色固体、导电性强。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 |
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单质为空间网状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
⑴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⑵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的硬度 (填“大 ”或“小”),其理由是 。
⑷A、B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 。写出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 。
(8分)阅读下面信息,推断元素,按要求回答问题:
信息 |
问题 |
①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 |
(1)X一定不是 ; A.氢 B.碳 C.氧 D.硫 |
②一定条件下,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三种能溶于浓NaOH,氧化物的相对式量都大于26 |
(2)这四种元素含有铝元素吗? ; |
③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
(3)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④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
(4)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
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1)逐滴加入6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3)逐滴加入6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内还有白色不溶物
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A.NaHCO3、AgNO3 B.BaCl2、MgCO3
C.NH4HCO3、MgCl2 D.CaCl2·6H2O、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