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m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mg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足量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B.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D.乙和甲或乙和丁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氮气分子的结构式: N≡N
B.高氯酸的分子式: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砖N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C与是同一种物质
C.N与N互为同位素 D.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8分)下列反应在210℃时达到平衡:
①PCl5(g)PCl3(g)+Cl2(g);△H1>0 K1=1mol·L—1
②CO(g)+Cl2(g)COCl2(g);△H2<0 K2=5×104L·mol—1
③COCl2(g) CO(g)+Cl2(g) △H3 K3
④2SO2(g)+O2(g)2SO3(g);△H4<0
(1)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为 。
(2)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数值相等,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A.降低反应①、②体系中Cl2浓度 B.反应①、②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C.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D.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
E.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210℃
(3)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④,甲恒容、乙恒压,温度相同且恒定。起始时甲中加入0.02molSO2和0.01molO2,乙中加入0.02molSO3气体,开始时两容器压强相等,最后分别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它们达到平衡状态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体积:甲可能小于乙 B.SO3的物质的量:甲一定小于乙
C.压强:甲可能大于乙 D.浓度比c(SO2)/c(SO3):甲一定小于乙
(4)丙容器为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要求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使反应④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5mol。现向容器中加入xmolSO2,6.5mol O2,2.0molSO3。
①若x=5.5,需要 (填“降低”“升高”或“保持”)体系温度,使反应在平衡时达到题设要求;
②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的取值范围为 。
(10分)(1)反应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
700℃ |
900℃ |
K1 |
1.47 |
2.15 |
K2 |
2.38 |
1.67 |
①反应 CO2(g) + H2(g)CO(g) + H2O(g) △H ,平衡常数K,则△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 + H2(g)CO(g) + H2O(g)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 + H2(g)CO(g) + 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c(CO)= 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H > 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 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