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如2分子烯烃RCH=CHR'用上述催化剂作用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RCH=CHR和R'CH=CHR',反应式可表示为:2RCH=CHR'—→ RCH=CHR + R'CH=CHR'
现有结构简式为CH2=CHCH3和CH2=C(CH3)2的两种烯烃,发生上述的“烯烃复分解反应”,能生成多种新的烯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新烯烃共有4种
B.生成的各种新烯烃中,每个烯烃分子与HCl加成后,都只能生成一种产物
C.生成的所有新烯烃分子中,每个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
D.生成的所有新烯烃分子中,只有两种新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共面
下列推断符合实际的是
A.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处在第n—1族(1<n<7,n为正整数)
B.m=1和m=7(m为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单质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C.第n周期有n种主族金属元素(1<n<7,n为正整数)
D.m—n=5(m为最外层电子数,n为电子层数)的主族元素存在最强的对应含氧酸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A |
B |
C |
D |
a |
Fe |
CH2=CH2 |
Al(OH)3 |
HNO3 |
b |
FeCl3 |
CH3CH2Br |
NaAlO2 |
NO |
c |
FeCl2 |
CH3CH2OH |
Al2O3 |
NO2 |
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中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
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氧化为Li2SO3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2003年3 月,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 5K 下呈现超导性。报报道,该晶体中含有最简式为 CoO2 的层状结构,结构如右图(小球表示Co原子,大球表示O原子)。下列用粗线画出的CoO2层状结构的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示意图不符合化学式的是
在25mL0.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 > c(CH3COO—) > c(OH—) > c(H+)
B.在B点,a>12.5,且有:c(Na+) = c(CH3COO—) > c(OH—) = c(H+)
C.在C点:c(CH3COO—) > c(Na+) > c(H+) > c(OH—)
D.在D点:c(CH3COO—) + c(CH3COOH) == 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