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中检出组成为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和两种离子形式存在,植物的根系极易吸收,但它遇到碱时,会生成一种形似白磷的N4分子,N4分子不能被植物吸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4和N2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同种单质 B. 同位素 C. 同分异构体 D. 同素异形体
(2)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
(3)已知白磷、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的结构式为(表示共用电子对由N原子单方面提供),白磷(P4)的结构式为
请画出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液氨中存在着平衡。科学家在液氨中加入氢氧化铯(CsOH)和特殊的吸水剂,使液氨中的生成N4分子,请写出液氨与氢氧化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有一定量和NH3·H2O的水溶液称为“缓冲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碱或强酸时,溶液的pH几乎不变,这可由下列离子方程式来说明。
加酸时:
加碱时:
由于和的大量存在,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中与基本保持不变;
含有一定量和的溶液,也具有缓冲作用,写出此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加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 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
(9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
A.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B.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至充分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滴~3滴即可
C.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内有少量蒸馏水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D.在进行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
E.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热蒸干滤液即可得硫酸亚铁晶体。
F.向2mLl0%NaOH溶液中滴入2%CuSO4溶液的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则有红色沉淀出现。
过渡元素高价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如KMnO4、Na2WO4(钨酸钠)等,钨的最高价为+6价。现有钨酸钠晶体(Na2WO4·2 H2O)0.990g加水溶解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锌和稀H2SO4,反应生成一种蓝色化合物(可看作含+5价、+6价混合价态的钨的氧化物)且无H2产生。现用0.044mol/L KMnO4酸性溶液滴定这种蓝色化合物恰好将其氧化为一种黄色化合物,KMnO4中的+7价锰被还原成Mn2+,共耗去KMnO4酸性溶液8.20mL(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KMnO4>+6价的W的化合物)。上述蓝色化合物是
A.W10O21 B.W8O22 C.W10O27 D.W5O14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如2分子烯烃RCH=CHR'用上述催化剂作用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RCH=CHR和R'CH=CHR',反应式可表示为:2RCH=CHR'—→ RCH=CHR + R'CH=CHR'
现有结构简式为CH2=CHCH3和CH2=C(CH3)2的两种烯烃,发生上述的“烯烃复分解反应”,能生成多种新的烯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新烯烃共有4种
B.生成的各种新烯烃中,每个烯烃分子与HCl加成后,都只能生成一种产物
C.生成的所有新烯烃分子中,每个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
D.生成的所有新烯烃分子中,只有两种新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共面
下列推断符合实际的是
A.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处在第n—1族(1<n<7,n为正整数)
B.m=1和m=7(m为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单质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C.第n周期有n种主族金属元素(1<n<7,n为正整数)
D.m—n=5(m为最外层电子数,n为电子层数)的主族元素存在最强的对应含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