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
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
D.除去氢氧化镁中混有的氢氧化钙: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加适量水过滤洗涤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酒精等适宜的物质
D.今年春天,在我国南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溴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9分)一定温度下有反应2NO2(g)2NO(g)+O2(g) 。将1molNO2、0.2molO2和一定量的NO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10min后反应恰好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内有0.6molNO,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8/7。计算:(要求有计算过程)
(1)用NO浓度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
(2)NO2的分解率;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Ⅰ.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市售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准确浓度,取25.00mL某品牌食用白醋于烧杯中,稀释并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取稀释液25.00mL用浓度为cb mol/L的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
(1)该小组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2)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l 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25.00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b 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6.32 |
25.34 |
25.30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白醋润洗
D.该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
c= 。
Ⅱ.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分数时,可先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做为指示剂)。试回答: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里滴加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溶解而能测定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2)分析在滴定过程中不断振荡锥形瓶的原因?
(3)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变化?
(4)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