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2分)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CO2 , H2O2 Na2O2 ,N...

(12分)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CO2                           , H2O2                           

Na2O2                                      ,NH4+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H2                                                           

 CaF2                                                           

 

(1) (2) 【解析】(1)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在书写电子式时必须首先分清楚化学键的类型和微粒特点,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微粒符号,阴离子需要〔〕,并且注明电荷数。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时,也必须首先分清楚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左侧是原子的电子式,右侧是物质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若是离子键还需要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得失方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 ⇋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四个数据是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的反应的速率,其中最慢的是(    )

A.v(NH3)=0.15 mol/L·min      B.v(H2)=0.1 mol/L·min 

C.v(N2)=0.1 mol/L·min        D.v(N2)=0.002 mol/L·s

 

查看答案

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 + B(g) ⇋  2C(g) 若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 · s)   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 · s)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 %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 其中正确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用两根铂丝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再分别向两极通入甲烷气体和氧气,可形成原电池——燃料电池,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CH4+2KOH+2O2===K2CO3+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甲烷的一极为负极,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B.放电时,通入O2一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

D.通甲烷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M

N

P

A

稀硫酸溶液

B

稀盐酸

C

硝酸银溶液

D

硝酸铁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