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现用该浓硫酸...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硫酸 化学纯(CP)
 (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3
质量分数:98%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3)经计算,配制100 mL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量取硫酸时应选用     mL规格的量筒;

A.10 mL    B.50 mL     C.100 mL    D.200mL

(4)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为                                             

若在稀释过程中,少量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处理方法为                                                       

(5)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取浓硫酸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C.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D.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E.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1)D(1分)     (2)玻璃棒、100mL的容量瓶(各1分)     (3)5.4(2分)  A(1分)  (4)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迅速散去(1分)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可以涂上NaHCO3的稀溶液(1分)     (5)ACE(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标准状况下将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ρ=(17V+22400) /(22.4+22.4V)           B.w=17c/(1000ρ)

C.w=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O2+4HCl6ec8aac122bd4f6eMnCl2 +Cl2 + 2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2H2S+ SO2 =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3S+ 6KOH =2K2S+ K2S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5NH4NO3=4N2+2HNO3+9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5:3

 

查看答案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又已知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Br>Fe2+>Cl(氧化性Cl2>Fe3+>Br2>I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不成立的是

A.Br2+2HI = I2+2HBr     

B.2FeCl2+Cl2=2FeCl3   

C.2FeCl2+2HCl+I2=2FeCl3+2HI  

D.Cl2通入到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Cl2优先氧化I

 

查看答案

同温同压下,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B.甲气体所占体积比乙气体所占体积大

C.甲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相对分子质量小  D.甲气体摩尔体积比乙的气体摩尔体积小      

 

查看答案

若以w1w2分别表示物质的量是浓度为c1 mol·L1c2 mol·L1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已知2 w1w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硫酸的密度比纯水的大)

A.2c1c2            B.2c2c1          C.c2>2c1         D.c1<c2<2c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