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1)在25℃、101kPa下, 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2Zn(s)+O2(g)=2ZnO(s) ΔH1 = —702 kJ/mol
2Hg(l)+O2(g)=2HgO(s) ΔH2 = —182 kJ/mol
由此可知ZnO(s)+Hg(l)= Zn(s)+HgO(s) △H3= 。
(3)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下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 = -57.3 kJ· 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O2(g)==2H2O(l) ΔH = +285.8 kJ· mol—1
已知(1)H2O(g) == H2O(l) ΔH1=-Q1 kJ·mol-1
(2)CH3OH(g) == CH3OH(l) △H2=-Q2 kJ·mol-1
(3)2CH3OH(g) +3O2(g) == 2CO2(g)+4H2O(g) △H3=-Q3 kJ·mol-1
(Q1、Q2、Q3均大于0)若要使32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 )
A. Q1+Q2+Q3 B. 0.5 Q3-Q2+2Q1 C. 0.5 Q3+ Q2-2Q1 D. 0.5(Q1+Q2+Q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1/2 O2(g)=CO(g) △H= ―393.5 kJ/mol
B.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
D.C6H12O6(s) +6O2(g)=6CO2(g)+6H2O(l) △H= ―2800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