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 ;加入试剂1后呈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4)某一同学在实验中由于加入了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另有四位同学进行了下表的猜想,你认为丁同学的猜想会是什么?
编 号 |
猜 想 |
甲 |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
乙 |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
丙 |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
丁 |
? |
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合理与否?请同学们根据结论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方案。可选用试剂:浓硫酸、1.0mol·L-1HNO3、1.0mol·L-1盐酸、1.0 mol·L-1 NaOH、0.1mol·L-1FeCl3、0.1mol·L-1CuSO4、20%KSCN、蒸馏水。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 论 |
|
|
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 |
(13分) (1)(3分)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请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a、b、c、d)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 ②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
③F-、 Na+ 、Mg2+、Al3+的离子半径 ▲ 。
(2)(10分)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
3∶4;N-、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Y和M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
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 ,B的化学式是 ▲ 。
③Z与Y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
④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写出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M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
(13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工艺流程如下图:
(1) 原料A的名称是__ _▲_ __,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 滤液1中要加入稍过量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_▲_,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
(3) 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省去步骤①,即溶解铝土矿是从加入原料B开始,后续操作不变,则会对氧化铝的提取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12分) 照相用的废定影液中含有Na+、[Ag(S2O3)2]3-、Br-等离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下列实验程序,对某照相公司的废定影液进行实验处理,回收其中的银和溴。(已知: 4H++2 [Ag(S2O3)2]3- = Ag2S↓+3S↓+3SO2↑+SO42-+2H2O)
(1)操作Ⅲ的名称是 ▲ ;操作Ⅱ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 。
(2)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少量溴化银中的银还原出来,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3)液体B中除含有Br-,还有SO42-,检验溶液中存在SO42-的操作是 ▲ 。
(4)步骤③实验操作时,也常采用加入适量硝酸钾加盖后再灼热的方法,推测加硝酸钾的目的可能是 ▲ 。
(5)通过上述回收银的流程中,从绿色化学的要求看,存在的不足为 ▲ 。
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
⑴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⑵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⑴和⑵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⑴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C.高温下,O2的氧化性大于Fe2O3小于Na2CrO4
D.生成1mol的Na2Cr2O7时共转移7mol电子
a g 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 mol·L-1、V1L HCl溶液中,产生b g H2。再向反应后的 溶液中加入C2 mol·L-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d=a+17b B.C1=C2V2/V1
C.铝为 (24b-a)/9 mol 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