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0分)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固体溶于稀...

(10分)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为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在实验中加入了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假设2:                                                  ;

②设计方案:

为了对你所提出的假设2进行验证,实验方案是                                

                                                                            

                                                                           

③方案实施。

 

(1) Fe3O4 + 8HCl==2FeCl3+FeCl2+4H2O(2分) (2)KSCN(2分) (3)2Fe2++Cl2=2Fe3++2Cl-  (2分) (4)①假设2: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2分) ②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过量KSCN溶液,如果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 正确,若不变红,则假设2不正确。(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下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 中m 管的作用是                                             

(3)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4)E中若装有FeCl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某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 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                                     ;

实验c的目的是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8分)已知有以下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能被磁铁吸引。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试回答: 写出B的化学式              H的化学式                 

⑵ 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⑶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

 

查看答案

(8分)阅读下面两条科普信息,回答问题:

(1)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2g,这2g铁在人体中不是以单质金属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

(2)在新生代的海水里有一种铁细菌,它们提取海水中的亚铁离子,利用酶为催化剂把它转变成它们的皮鞘(可以用Fe2O3来表示其中的铁),后来便沉积下来形成铁矿;该反应的另一种反应物是CO2,反应后CO2转变成有机物(用甲醛:CH2O表示)。

问题:

这两则科普信息分别介绍了人体内和海水中的亚铁离子与铁离子(或者铁的高价化合物)相互转化的事实、方法和途径。这说明亚铁离子具有       性,铁离子具有       

(1)中的维生素C是         剂,(2)中的CO2       剂。

 

查看答案

(4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      NH3+      NO2      N2+          H2O

(2)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