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和1 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
K1 |
K2 |
973 K |
1.47 |
2.38 |
1173 K |
2.15 |
1.67 |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 ,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υ正增大可采取的措施
有 (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
(5)在830℃温度下,反应③的K值为1,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 mol/L。H2转化率 。若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 达到平衡后CO平衡浓度 mol/L ,CO2体积分数
(8分)(1)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在25℃、101 kPa时,10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热量5×105 kJ,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烷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
(2)1 mol气态钠离子和1 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 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
①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____________。
A.Na+(g)+Cl-(g)―→NaCl(s);△Q B.Na(s)+Cl2(g)―→NaCl(s);△Q1
C.Na(s)―→Na(g);△Q2 D.Na(g)-e-―→Na+(g);△Q3
E.Cl2(g)―→Cl(g);△Q4 F.Cl(g)+e-―→Cl-(g);△Q5
②写出△Q1与△Q、△Q2、△Q3、△Q4、△Q5之间的关系式____
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错误的是( )
在怛容条件下化学反应: 2SO2 ( g ) + O2 ( g ) 2SO3( g ) ; △ H =-QkJ·mol-1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 Q)如下表所列: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容器 |
SO2 (mol) |
O2(mol) |
SO3 (mol) |
Q(kJ·mol-1) |
甲 |
2 |
1 |
0 |
Q1 |
乙 |
1 |
0.5 |
0 |
Q2 |
丙 |
1 |
0.5 |
1 |
Q3 |
A.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 lmolSO3固体放热Q/2 kJ
B.2Q1 <2Q2=Q1<Q
C.Ql =2 Q2= 2Q3 = Q
D.2Q3 < 2Q2 < Q1 < Q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②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不再改变
③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④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
⑤NH3%不再改变 ⑥2υ正(H2)=3υ逆(NH3)
⑦ 容器内三种气体共存 ⑧N2、H2、NH3分子式之比为1:3:2
A. 全部 B. 只有①③⑤
C. ②③⑤⑥ D. 只有③⑤⑥
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 mol/L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
A.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B. 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 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 .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