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对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pH |
10 |
10 |
4 |
4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溶液 |
盐酸 |
A.四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变化最大的是①和④
B.②、④两溶液相比,两者的kw相同
C.①、②、③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后,三种溶液的pH均减小
D.①、④ 两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一定为:
c(NH4+)>c(Cl-)>c(H+)> c(OH-)
准确称取6克铝土矿样品(含Al2O3、Fe2O3、SiO2)加入100mL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mol/L 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所用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A 1.75 mol/L B 3.5 mol/L C 2.25 mol/L D无法计算
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I2(g) 2HI(g);△H<0,当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平衡图像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C.H2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变小 D.t0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压
用pH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荷兰科学家Henk Van Lubeck引入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电解质溶液中的酸度定义为c(H+)与c(OH一)比值的对数,用公式表示为AG=lg [c(H+)/c(OH一)] 。常温下,在AG=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Ca2+、K+、Cl-、SO32- B.NH4+、Fe2+、 I一、SO42-
C.Na+ 、K+、ClO-、S2- D.Na+、S2O32-、AlO2—、K+
对于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SO42 –、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入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呈橙红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定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 – B.SO42– C.H2SO3 D.NH4+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 3Y(g) 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 = 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 c1 < 0.14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