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氟利昂(CCl2F2)因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B.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C.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脚印”焰火主要是利用了焰色反应的有关知识
D.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届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14分)如图的甲、乙两容器,甲体积可变压强不变,乙保持体积不变。向两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A、3 mol B,此时两容器体积均为500 mL,温度为T℃。保持温度不变,发生反应A(g)+3B(g)2C(g)+D(s);△H<0。
(1)下列选项中,能表明甲和乙容器中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B.2 v正(C)=3 v逆(B)
C.A、B转化率相等 D. 物质D的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2)2 min后甲容器中的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的浓度为2 mol/L,此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_mL,B的转化率α甲(B)为________。
(3)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______2 min(填“>、<或=”),B的转化率α乙(B) ______α甲(B) (填“>、<或=”)。
(4)若其它条件不变,甲中如果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反应建立平衡,要求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2)中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需要加入C的物质的量n(C)=________mol,加入D的物质的量n (D)应该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实验室需要0.80 mol/L NaOH溶液475 mL和0.40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g;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
(3)下图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0.8 mol/L(填“>、<或=”,下同)。若定容时,有少许蒸馏水洒落在容量瓶外,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0.8 mol/L。
(6分)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Cl2 b.Fe c.HNO3 d.H2O2
(2)上述转化得到的硫酸铁可用于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CuFeS2中S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黄铜矿属于合金
b.反应中,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c.反应中,CuFeS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当转移1 mol电子时,46 g CuFeS2参加反应
(3)下述反应中,若FeSO4和O2的系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
FeSO4 + K2O2 → K2FeO4 + K2O + K2SO4 + O2↑
(8分)黄铜矿的主要成分X是由Cu、Fe、S三种元素组成的复盐,其中Cu、Fe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7;将m g X粉末全部溶于200 mL的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至 2.12 L时测得其pH=0;将稀释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浓度为6. 05 mol/L的NaOH溶液,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0.600 mol/L Ba(NO3)2溶液,两溶液中均生成沉淀,且沉淀的质量随所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
(1)请通过计算确定:m=________。
(2)X的摩尔质量为368 g/mol,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Fe、Cu的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每份13.2 g,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与剩余金属的质量见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稀硝酸体积/mL |
100 |
200 |
300 |
400 |
剩余金属质量/g |
9.0 |
4.8 |
0 |
0 |
NO体积/L |
1.12 |
2.24 |
3.36 |
V |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④中V=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