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0.1 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

已知0.1 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均增大

B.将该溶液加水稀释,6ec8aac122bd4f6e的比值保持不变

C.c(Na)+c(H)=c(HCO3 )+c(CO32 )+c(OH)

D.c(Na)=c(HCO3 )+2c(CO32 )+c(H2CO3)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HO溶液、(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B.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

C.纤维素、蛋白质、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查看答案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家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大量排放S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D.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来发电

 

查看答案

(10分)无水氯化镁是制备某种催化剂的中间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制取无水氯化镁等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在HCl气流中小心加热MgCl2·6H2O晶体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易吸水)。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

NaCl+H2SO4(浓)=NaHSO4+HCl↑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试剂X是                

(2)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陷是            

[实验二]通过下列步骤,测定实验一所得产物中氯元素含量以确定产物是否含有结晶水:

①称取m1g样品置于烧杯中,充分溶解;

②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③洗涤沉淀,干燥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m2g。

(3)若步骤③的操作中未洗涤沉淀,将导致测得的氯元素含量       (填“偏高”或“偏低”)。

(4)若测得m1=10.40,m2=28.70,则所得产品MgCl2·nH2O中n的值为       

 [实验三]一定条件下,氯化镁与四氯化钛的混合物可作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氯化镁固体的含水量以及粉碎方式对该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注:催化效果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得到产品的质量来表示

(5)表中ω=           

(6)从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7)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

(10分)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碳酸锄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进行了如下实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刚实验IV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     ,能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的实验现象是           

(2)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    。其中能够说明泡沫灭火器中选择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制CO2而不选择碳酸钠的实验是____。

(3)若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采用实验III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其计算所需的数据            ;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实验二、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混合并充分反应。

(4)当碳酸氢钠过量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比之为1: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11分)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     __和②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                ;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3)在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    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