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① Cl2的水溶液可...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Mg>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O3>Al(OH)3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一定有NH4

A.③④⑤      B.②③⑤      C. ①②③     D. 全部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水受热不易分解,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的氢键无关

C.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D.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

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常温下难以水解,在高电压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有着广泛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强温室效应。下列有关SF6的推测正确的是

A.SF6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SF6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高温条件下,SF6微弱水解生成H2SO4和HF         

D.SF6是极性分子

 

查看答案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你认

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

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查看答案

(15分)X、Y、Z、W是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2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5:7;W元素最高正价为+7价。

(1)元素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2)X、W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在X2W2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2W2的电子式

为_______________.

(4)由Y2H6、O2、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中。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碱性条件下,用W2将废水中的YZ-转化成Z2和YO32-等,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则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常温下,0.2mol YX2(液态)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215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6分)(1)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NaI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发生下列反应:NaIO3+NaHSO3→I2+Na2SO4+H2SO4+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并写出其氧化产物____________。

②在NaIO3溶液中滴加过量NaHSO3溶液,反应完全后,推测反应后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人0.15 mol/L  A、0.05 mol/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甲图所示[t0时c(B)未画出,t1时增大到0.05 mol/L]。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若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②若t1=15 s,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_______mol/(L·s)。

③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选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浓度

④有甲、乙两个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在控制两容器温度相同且恒定情况下,向甲中通入3mol A,达到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为20%,则向乙容器中充入1 mol C和0.5mol B,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c(C)=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