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则:
(1)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如何变化?________
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本题共8分)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 |
T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
X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 |
Y |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
Z |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
(1)写出元素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
b.Y的化合价比Z低
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
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
(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 _________。
(4)元素T和氢元素可形成一种18电子的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也能按原子个数比为1∶2形成一种18电子化合物W,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分)下图是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如果一电极质量减轻5.4 g,则另一极放出气体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氢气为燃料,采用KOH溶液为电解液;则氢气应通入 极(填 a 或 b,下同),电子从 极流出。
a 极发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1)1 mol A与足量D的氢化物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
(3)表中的另一种金属元素(未标出)的单质G,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转化:
其中化合物M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则M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K的溶液与B的某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由G元素和C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二组实验:
(I)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中, 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设计了如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1)图一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或者将FeCl3 溶液改成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的Fe2(SO4)3溶液。
(2)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图二所示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是 。
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又知R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氢8.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8 B.14 C.16 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