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00 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填空:
(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是________,B是________。产物C的化学式为 。
(2)由A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溴苯的熔点为‒30.8℃,沸点156℃。实验室用苯和液溴制取溴苯的装置如图:
(1)写出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 ;
(2)冷凝管中 (填“A”或“B”)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龙头连接;
(3)制取溴苯反应容器D的名称 ;
(4)冷凝管的作用 ;
(5)E中小试管内CCl4作用 ;
(6)用实验证明制取溴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还需添加的试剂是 ;
(7)溴苯中溶有溴而显褐色,除去溴苯中溴可加入 溶液,振荡,再通过 (填分离方法)分离提纯;
(8)苯与溴还可能发生副反应生成对二溴苯(沸点220℃)和邻二溴苯(沸点224℃),在(7)中得到的溴苯中还含有二溴苯,可通过 (填分离方法)提纯得到溴苯,为了受热均匀和易于控制温度,可采用 (填“水浴”或“油浴”)加热。
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0 mol·L-1、0.0010 mol·L-1, 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 g、0 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 K、323 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0 mol·L-1)的用量均为2 mL。
⑴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 编号 |
T/K |
催化剂的用量 / g |
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0.5 |
0.010 |
a. 实验①和②探究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实验①和 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
|
|
|
③ |
|
|
|
|
④ |
|
|
|
⑵ 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编号 |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 / min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① |
14.0 |
13.0 |
11.0 |
② |
6.0 |
7.0 |
7.0 |
① 实验②中用KMnO4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② 该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得出“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他认为不用经过计算,直接根据表中褪色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直接通过观察褪色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法: 。
I.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 △H=+140kJ·mol-1
2C(s)+O2(g)=2CO(g) △H=-221kJ·mol-1
写出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
II.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则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2v正(NH3)=v逆(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III.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的一极通入O2和CO2,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另一极通入丙烷,电极反应式为 ;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IV.如图装置所示,C、D、E、F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⑴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⑵现用丙装置作“铜的电解精炼”,则H应该是 。(填“纯铜”或“粗铜”)。
⑶上图甲装置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 Cu(OH)2后,恰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则乙装置中,若不考虑Cl2的溶解及与碱的反应,此装置共产生气体 L(标准状况)。
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 。
(2)实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Ⅴ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 中现象为 ,原因是 。
(4)经上述反应,2.5g 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的一种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之差为零。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E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是____________,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与E形成的化合物E3C属于________晶体(填“原子”、“离子”或“分子”);
(3)由A、D、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E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甲 + H2O → 丙 + 丁。若甲是由N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丙具有漂白性。则甲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丁与H2O有相同的电子总数,则丁的电子式为 。
(6)与D同主族上下相邻的元素M、N,原子电子层数M>N>D,三种元素氢化物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化学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