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A. 3s B. 3f C. 3d D. 3p
1911年前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极簿的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下列图中,黑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cd和ef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
(10分)有A、B、C、D四种离子化合物,组成它们的离子分别为:
阳离子:Na+、Al3+、NH4+; 阴离子:OH-、NO3-、CO32-、HSO4-
为鉴别四种化合物,某学生分别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
(1) Y、Z的化学式分别为:Y ;Z
(2)写出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加热条件下,C与过量B反应:
②D溶液显弱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4)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10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 (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 (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
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 。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体积(mL) |
标准酸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10.00 |
0.40 |
20.50 |
第二次 |
10.00 |
4.10 |
24.00 |
(5)下列实验操作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
(9分)有机物A是烃,有机物B易溶于水,且1 mol B能跟足量的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 11.2 L,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已知A通过如下转化关系可制得化学式为C4H8O2的酯E,且当D→E时,式量增加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
(2)B的密度比水________, 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
(5)4.4 g C物质完全燃烧消耗 mol氧气。
(6)若D→E时,式量增加m,则B的式量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9分)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 mL pH=5的CuSO4溶液(25 ℃),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