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化学有关问题:
(1)现代工业将煤汽化,既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CO、SO2等的排放,又可以扩大水煤气的用途。
①已知:2C(s)+O2(g)=2CO(g);ΔH1 , 2H2(g)+O2(g)=2H2O(g);ΔH2 。
则反应C(s)+H2O(g) CO(g)+H2(g);ΔH= 。(用含ΔH1、ΔH2的代数式表示)
②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ΔH3。现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和2mol H2的混合气体,控温,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和图2。
a. 该反应的ΔH3 0(选填“<”、“>”或“=”,下同), K1 K2。
b. 将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 。
(2)煤汽化后的煤渣可提炼重金属。右图为某温度下,Fe(OH)3(s)、Mg(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的pH,金属阳离子浓度变化情况。据图分析:
该温度下,溶度积常数的关系为:Ksp[ Fe(OH)3]____Ksp[Mg(OH)2]
(填:>、=、<);如果在新生成的Mg(OH)2浊液中滴入足量的Fe3+,振荡后,白色沉淀会全部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其合成过程如下:(水及其他无机产物均已省略)
试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 物质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指出上图变化过程中①的有机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物质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B和D生成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A为短周期常见金属单质,B、C均为含A元素的盐,且B溶液的pH>7,C溶液pH<7。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溶液pH>7的原因 ;
(2)若A是淡黄色化合物;常温下D是无色气体;C为常见强碱,含有的阴、阳离子均为10电子粒子。
① C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 ;
② 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
③ 将一定量的气体D通入2 L C的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边逐滴加入稀盐酸 边振荡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请回答: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已知在室温的条件下,pH均为5的H2SO4溶液和NH4Cl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各取5mL上述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50mL,pH较大的是________溶液
(2)各取5mL上述溶液,分别加热(温度相同),pH较小的是________溶液
(3)H2SO4溶液和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__________
(4)取5mL NH4Cl溶液,加水稀释至50mL,c(H+) __________ 10-6mol·L-1(填“>”、“<”或“=”),
c(NH4+)/c(H+)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溶液,分别由K+、NH4+、Ag+、Ba2+、Fe3+、Cl-、OH-、CO32-、SO42-、NO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五种离子化合物所含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室温时,0.1 mol·L-1乙溶液的pH=10,②丙、丁、戊三种溶液的pH均小于7,③丙溶液分别与其他四种溶液反应均生成沉淀,④甲溶液与丁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既产生白色沉淀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推断( )
A.甲为K2SO4溶液 B.乙为K 2CO3溶液 C.戊为Fe(NO3)3溶液 D.丁为NH4Cl溶液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
CH3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25℃) |
1.8×l0-5 |
4.9×l0-10 |
K1=4.3×l0-7 K2=5.6×l0-11 |
根据上述电离常数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NaHCO3)>pH(CH3COONa)
B.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2 NaCN + H2O + CO2 =2 HCN + Na2CO 3
D.2CH3COOH + Na2CO3 → 2 CH3COONa + H2O + 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