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0分)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mL 3.6 mol/L的稀硫酸...

(10分)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mL 3.6 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瓶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中加入水至刻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用100 mL量筒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等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刻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_________        

 

(10分)(1)①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3分) ②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将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2分) ③加水至刻度线1~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3分) (2)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2分) 【解析】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①液体量取需要量筒,稀释和转移液体还需要玻璃棒,定容时还需要胶头滴管。 ②转移液体时需要玻璃棒引流,所以正确的操作是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将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③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因此正确的操作是加水至刻度线1~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可。 (2)根据操作过程可知,错误的操作是第一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其次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所以第二处错误是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下面a~f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托盘天平   d.温度计   e.分液漏斗

(1)标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2)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3)称取10.5 g固体样品(1 g以下使用游码)若样品与砝码错放位置,则实际称取的样品质量为________ g。

(4)配制2 mol·L1 H2SO4时,用a量取浓H2SO4时视线高于液面,则配得的浓度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查看答案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醋酸的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30 g乙烷(C2H6)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 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 L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SO42-+Ba2+= BaSO4

C.向稀硫酸溶液中加铁:2Fe + 6 H+ =2Fe3+ +3H2

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 + Cl- = AgCl↓

 

查看答案

(10分)实验室有CuO和铜粉的混合物。要测定该样品(已称得其质量为m g)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用下图所示仪器装置制取H2,再用H2还原CuO,最后根据样品质量的减少和无水CaCl2质量的增加来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D             

(2)操作“①打开A的活塞”和“②点燃E处酒精灯”应该先进行的是    (填序号),在这两步操作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3)若实验中有部分CuO被还原为红色的Cu2O,对实验的影响为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4)若测得的原质量为a g的硬质玻璃管(E),反应后质量变为b g;U型管实验后质量增加n g,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氧化铜质量分数的两个不同计算式:

计算式1:                ;计算式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